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3章 紙上談兵,策行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策對杜夫人的工作很滿意。
派她去接盧夫人是對的,女人和女人說話更方便。杜夫人讀過書,有一定的學識,為人處世也比較靈活。她能將關羽降得服服貼貼,接待盧夫人自然也沒什麼大問題,有些話題討論起來也容易些。
比如房中術。
天師道與太平道在教義上有很大區別,對房中術的研究卻大同小異。這樣的話題,異性之間就不太方便探討,就連虞翻那種奇葩也是透過文章與蔡琰討論《天下至道談》。
而除了這個話題和天師道教義,盧夫人也沒什麼擅長的,很容易冷場。
孫策又問起盧夫人的希望。她這麼爽快的派王稚返回巴中,想必不會滿足於張魯立功。杜夫人神色有些遲疑。孫策不解地看著杜夫人。
杜夫人再拜。“有一件事,只是不知當報不當報。不報則恐耽誤陛下判斷,報則恐愧對朋友之義。”
孫策有點明白了。“盧夫人期望頗高?”
“正是。”
“高到何等地步?”
“她希望能保留天師之位。”
孫策眉頭輕蹙,也有些為難。他可以給張魯高官厚祿,但天師之位卻有些麻煩。論功勞,論實力,太平道都遠大於天師道,保留了天師道的天師,是不是也要保持太平道的大賢良師?
況且他根本打算取締這些教派,只是不想太倉促而已。一旦保留了天師,以後再取締就比較難了。
“你覺得可行否?”
“臣位卑,不敢妄言。”
“無妨,說來聽聽,用不用,自有朕與大臣們決斷。”
“唯!”杜夫人拱手再拜。“臣以為,巴蜀的情況與中原不同,保留天師道或許有益於治。”
杜夫人說著,打量了孫策一眼,見孫策平靜地看著她,並不不快之意,心中淡定了許多。關於這個問題,她一路上反覆權衡了很久。盧夫人雖然沒有直接開口,但話裡話外的意思很明白,是希望她能幫點忙的。她自己也覺得保留天師有一定的意義。她在孫策身邊協理文書,雖然只是四百石的小臣,沒什麼說話的資格,卻比其他人更瞭解整體形勢。
新政推行十年,成果之巨毋庸多言,可是問題也不小,尤其是與人心有關的事。
比如天命。
天子不認可天命,以民心取而代之。民心固然不像天命那麼玄遠,不可捉摸,卻也並非切實可見,細說起來,分歧也不小。豪富之民和斗升小民的想法就不完全一樣,對天子和新朝有想法的人不少,各地時常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這樣的奏疏,她看過不少。
賢良文學聚集汝陽之後,這樣的聲音聚集起來,已經成了朝廷必須面對,必須解決的問題。
杜夫人常聽孫策與大臣們討論這個問題,也和關羽私下裡討論過。關羽從小熟讀春秋,天命王道、三統五行的觀念已經融入他的血液,突然說天命虛妄,他也有些不知所依。
“陛下,巴蜀山重水複,與外界溝通不便。諸蠻依險而居,罕與人通,甚至有終生不出部落者。對他們來說,君恩再重,也不及部落頭領之威。一味依賴官治,恐怕不妥。若是像中原一樣設立學堂,推行教育,支出太大,也未必能起到什麼效果。倒不如順應舊俗,以天師道教義籠絡之,以天地之威懾服之。”
孫策想了一會。“如此,巴蜀之民豈不成了化外之民?天師道會不會因此而坐大?”
杜夫人不清楚,他可是清楚的。益州因地理原因,本來就適合割據,天師道的教義又很容易形成****的地方政權。原本歷史上,張魯就割據漢中三十年,如今之所以沒有坐大,只是因為曹操手段強硬,沒給張魯機會。
承認張魯的天師稱號,豈不是將巴蜀一帶從曹操手上奪過來,又交給了張魯?
但杜夫人的建議也不能說一點意義也沒有。巴蜀地形複雜,確實不能和中原一視同仁,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暫時承認現狀還是合理的。
當然,這不代表就應該承認張魯為天師,將主導權拱手相讓。
“臣以為,可以由朝廷敕封天師,凡不得朝廷敕封者,一律不得以天師自任。如此,朝廷自然無憂。”
孫策靈光一閃,再次打量了杜夫人一眼。他沒想到杜夫人居然會提出這個方案。這不是後世延續了幾百年,直到二十一世紀還在用的西藏宗教制度嗎?細節或許有點差異,中心思想卻是一致的。
見孫策神情異樣,杜夫人有些不安,覺得自己說得太對了,惹得天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