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1章 半年為期,策行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候撤軍豈不是看著別人立功。
反覆商討後,沮授拿出一個方案:全面對峙。
具體而言,就是將大軍沿摩天嶺陣線鋪開,選取多個進攻點,由不同的將領負責。
摩天嶺後面就是魚復城,曹操不會輕易放棄,他又有足夠的兵力,可以不留任何空隙的防守。但這近十萬兵大部分是大族部曲,虛有其表,很多將領就是家主,並沒有真正的戰場經驗,也不可能每個人都像黃權一樣善戰。
論將領的整體水平,吳軍的優勢很明顯。一旦有人試出薄弱點,取得進展,立刻調整重心,加大攻擊力度,爭取突破一點,進而擊潰整個蜀軍戰線。
沮授的這個建議取得了一致認可。
孫策的目的就是練將,儘可能地讓更多的將領實戰,學習掌握這種不利地形下如何作戰。沮授的方案無疑是最貼合他心思的。從整個形勢來看,這個方案也是充分發揮了己方的優勢。
諸將不願輕退,都想克敵制勝,至少要有個嘗試的機會。沮授的方案很公平,按戰績輪換,能者上,不能者下,打贏了,立功受賞。就算沒打贏,至少也能積攢一些實戰經驗。
兵練得再好,也要不時的見見血。總不見血,練不出真正的精銳。
將領同樣如此。久不臨陣,有些感覺會鈍化,也容易淪為紙上談兵。
首戰的任務落在了前將軍朱桓的肩上。他將主持摩天嶺的戰鬥,以一月為期,一個月後由右將軍紀靈輪替。主持戰事的期間,隨營軍師要每天撰寫戰紀,報送行在,由軍師處審閱,然後分發諸將,共同參考學習,從中借鑑,同時也是一種督促,讓每個人都提高警惕,不要再出現孫權那樣的低階失誤,留下笑柄。
接受任務後,朱桓迅速起程,帶著五千中軍將士趕往摩天嶺。
孫策本人也沒閒著,命令中軍水師逼近瞿塘峽,尋找戰機。
——
黃權反擊得手,重創孫權,吳軍被迫暫時後撤,在蜀軍中引起了不少的轟動。
尤其是黃權將吳軍俘虜和繳獲的甲冑、軍械、旌旗送到中軍時,更是觀者如堵,各種羨慕嫉妒恨。
在此之前,諸侯與吳軍交戰,能取得類似戰績的唯兩人而已,故魏國之將張合,今蜀國之太子曹昂。如今再加算上黃權,一共三人。
三人之中,兩人在蜀,這不是蜀國命不當絕的象徵嗎?
蜀軍士氣大振,曹操卻是有苦說不出。
勝利固然能振奮士氣,卻不是雙方實力的真實體現。黃權是蜀軍年輕將領中的佼佼者,孫權卻早已證明了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萬人將,如果他不姓孫,根本沒有機會指揮這樣的戰鬥。德不配位,任過其能,受挫是遲早的事,只不過遇到黃權,這一跤摔得狠了些。
如果其他蜀軍將領認為自己也能像黃權一樣擊敗吳軍,那就太天真了,最後的下場未必能比孫權好。
讓曹操無奈的是,輕敵情緒一旦滋生,憑言語是解決不了的,只有戰場上的挫敗能夠讓他們頭腦重新清楚。吳軍訓練有素,能在孫權受挫的情況下穩住陣地,有序撤退。蜀軍能不能做到,他卻沒把握。
一旦出現潰敗,摩天嶺防線有可能因此崩潰,孫策就能繞過瞿塘峽,直逼白帝城下。
曹操找來法正商議。
法正也擔心,但他擔心的不是諸將輕敵,而是孫策撤離。
孫權從來不是目標,孫策才是。
廖立多次傳來訊息,孫策並沒有決戰的計劃,這次來也只是為孫權掠陣,看看形勢。如今孫權被擊敗,孫策也看過了地形,很可能因此撤回秭歸,甚至是撤回南郡。
如果是這樣的話,擊敗甚至拖垮孫策的計劃就無疾而終了。
唯一的希望就是彭羕及時找到了合適的地點,製造出一場山體崩塌,借天地之力重創孫策。
怎麼看,這都不太現實。
沒讓他們擔心太久,斥候傳來訊息,吳國前將軍朱桓率部趕來,看樣子是要接替孫權指揮作戰。
法正欣喜若狂,幾乎是衝進了曹操的中軍大帳,將這個好訊息報給曹操。
曹操撫著鬍鬚沉吟了片刻,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他對法正說,我怎麼覺得這是個陰謀,就是想借我們的手教訓一下孫權,同時騙我們讓步?孫策是不是早就做好了進攻的準備,只是知道廖立是細作,故意說不想打,以便讓我們先是放棄了巫縣,接著又放棄了牛馬嶺?
法正覺得曹操說的有些道理,卻不肯承認。他想了好久,對曹操說,不管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