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2章 中山國事,策行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起關中的事,劉曄明顯從容自信了很多。

他自己就是宗室,又身居要職,深得先帝信任,在宗室中頗有影響,不少人都想走他的門路,所以對宗室的情況比較熟悉,說起來頭頭是道,條理清晰。

據劉曄所知,天下宗室全算起來,人口大概有十萬,在籍的有近萬人。本朝從光武皇帝起,就加強了對宗室的控制,明章之後控制更嚴,不但沿用舊法,還制定了很多新的規矩。衝質之後,因大宗無嗣,只能選外藩子弟,外戚、權臣為貪圖權勢,常常棄長立幼,桓靈都是外藩出身,不遺餘力的對有威脅的宗室進行打擊,宗室的實力大不如前。

先帝在關中推行新政,引宗室入關中充實人口,並將宗室分散到朝堂和軍中作職,希望發揮宗室的力量,眾志成城,中興大漢,的確起到了一些作用。以涼州人為主計程車家能夠成為朝廷的根基,那些到軍中任職的宗室功不可沒。這些人大多少壯,有兵在手,自然不會對陳王那樣的老臣唯命是從。先帝在的時候,他們不敢放肆,現在就不好說了。

“群龍無首,不宜逼迫太緊,還是緩一緩,待其自亂。”劉曄露出一絲不屑。“雖說關中四塞,又有八百里秦川,可以自給自足,背靠涼州,不缺戰馬,可進可退,但關西民風粗野,不服教化,唯以武力稱雄,若無外力,必然內訌頻生,互相殘殺。屆時再取,自然如巨石壓卵,勢如破竹。”

孫策微微頜首。“依子揚之見,當先取何處?”

“自然是兗州、冀州。兗州與豫州接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冀州乃大州,戶口百萬,又有良田勁卒,若被劉備得之,必割據河北,後患無窮。”

“如何取?”

劉曄皺了皺眉。“大王欲速取,還是欲緩攻?”

“速取如何,緩攻又如何?”

“速取最簡單,徵發步騎二十萬,南以步卒渡河,北以騎兵西進,中間以水師突入腹地,再聯合太行諸賊,四面圍攻,一年半載,必能平定冀州。只是損失會比較大。冀州豪強多,民風又剽悍,面對外敵,必群起反擊。堅城難克,需長期圍困,消耗必巨,殺戮必眾。”

荀彧眼神微縮,欲言又止。孫策看得分明,卻佯作不知,接著問道:“緩攻又如何?”

“速攻以兵,緩攻以勢。四面圍攻,圍而不攻,迫使冀州時時自危,春不敢稼穡,秋不敢收割,商人不敢外出,不出數年,大王以王師徵其城,王道誘其民,冀州將不戰自潰。”

孫策搓著手指,沉吟片刻。“子揚以為何策為優?”

“速取。”

“哦?”

“速取雖消耗巨,殺戮眾,好處也有,借作戰屠戮世家,奪其產業,可免除後患。攻堅拔銳,可練精兵勇將,將來開拓四夷,自然得心應手。”

荀彧撫著鬍鬚,咳嗽了一聲。孫策瞥了他一眼,含笑道:“大夫取何策?”

荀彧拱手道:“臣建議緩攻。兵法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殺戮雖能取一時之效,卻也傷元氣。冀州世家雖有冥頑不靈之輩,豈無明於事理之人?只不過訊息不通,不辨真偽,固而一時遲疑。大王或以虎狼之師徵之,行殺戮之事,與秦滅六國何異?王道若水,急則為禍,緩則濟民,願大王明鑑。”

劉曄雖然沒有反駁荀彧,卻也不掩飾他的不以為然。

“二位意見不同,又各有道理,一時倒是難以決斷。”孫策拍拍膝蓋。“不如這樣吧,子揚若是不棄,就在船上盤桓幾日,從長計議。如何?”

荀彧求之不得,正中下懷。劉曄卻有些失落,猶豫了片刻,才怏怏地應了。

孫策看在眼裡,卻不說破。

——

越巢湖,入長江,順風順水,離建業越來越近。

孫策一直沒有再找劉曄說話,也沒有召見其他人,一反常態的閉門謝客,不是讀書,就是思考,有時候什麼也不做,獨自坐在飛廬上,看天看雲,看山看水,一坐就是大半天。

有很多事,他需要考慮清楚才能面對,比如家與國,王道與霸道,民主與集中。

走到這一步,天下已經沒有人敢於主動進攻他,是轉守為攻,還是再等等,同樣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急了,時機不成熟,阻力會很大。遲了,會錯失戰機,養虎為患。

轉守為攻不僅僅是戰場上的事,甚至可以說,關鍵不在戰場,在朝堂。將士們在前線能否摧鋒折銳,戰必勝,攻必取,取決於朝堂上的利益關係能否擺平,不同派系能否保持克制,同心協力,否則戰場上的將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青春夢未老

軒樟

鐵血天驕

我的傷心誰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