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5章 恩威並施,策行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策最近一直在考慮相關的問題。
正如袁權有疑惑一樣,他其實也對劉協究竟悟到了什麼心存疑問。能讓劉協死而無憾,也能讓荀彧心悅誠服,總應該是逼格很高的理論吧?可是他想來想去,似乎也沒說什麼,只不過是一些常識而言,至少在他來說如此。
是高僧只說家常話,還是他和這個時代的精英視角不同,他不清楚。偏偏這樣的問題又不好去問別人,只好自己獨自摸索。地盤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強,需要的精力也越來越多,以前的管理方式漸漸難以為繼,他有必要提升一下自己的管理思路。就像做企業一樣,開始是個小作坊,後來是個中型企業,不知不覺成了大型企業,眼看著還要向超大型企業邁進,如果管理思路跟不上,這很可能就是崩潰的開始。
他當然不想崩潰。他不僅要想更進一步,做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的最大企業,還想將這個做成百年甚至千年老店,不花點心思怎麼行。他當然可以和別人商量,但他自己必須先提升自己,維持住光輝形象。
和一群人精共事,保持一定的神秘感還是有必要的。
好在他最大的優勢就是有一段長達一千八百年的歷史可以參考。歷史就是一座寶藏,以史為鑑,只要他肯花時間梳理,總能找到一些可用的東西。
當務之急是要理解歷史變遷背後的邏輯。比如說,為什麼法家能成為秦統一天下的利器?為什麼黃老之道在幫助漢代穩住局面之後,又會被儒術代替?為什麼儒生掌握了朝政,卻導致了漢朝的崩潰,後來又屢仆屢起,最後演化為扼殺人性,也扼殺王朝活力的理學?
歷史書裡充滿了道德說教,但歷史本身不是道德說教,背後有著無法避免的因果關係。他要找出這個因果關係,搞清楚王朝興替、歷史演變的真正原因,然後才能順勢而行,找到長治久安的治道,至少大方向不能錯。
這裡面有很多哲學上的問題,比如說:要不要主觀能動性?
任何事一涉及到哲學就會很麻煩。古往今來,哲學都是讓人暈頭轉向的學問,非絕頂聰明的人難知其中三味,很多問題看起來就像是詭辯或者無理取鬧,讓人退避三舍或者嗤之以鼻,但真正能體會其中樂趣的人又往往沉迷其中,茶飯不思。甚至有人說,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痛苦的哲學家,一種是快樂的豬。
孫策不是哲學家,雖然他現在也有些苦惱,但遠遠沒有到痛苦的程度。他還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而且他也沒指望一步到處,只要定下方向即可,至於步子要邁多大,全由他自己做主,沒有人對他提出要求。他已經搶跑在先,別人只有跟在後面吃土的份,痛苦的是別人。
孫策和袁權討論了很久。不出他所料,聰明如袁權,在哲學這種學問面前也露了怯,最後也沒能說出一個所以然來,反倒對他增添了幾分崇拜。能將同一個道理正說也有理,反說也有理,這的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怪不得於吉、嚴浮調都說服不了你,你這境界早就超過了他們。”
“于吉也好,嚴浮調也罷,他們都不過是半調子,並不能代表太平道和浮屠道的真正實力。”孫策哈哈一笑,將臉埋在袁權胸前,深深吸了一口氣。“不過呢,你這麼說,我很得意。”
袁權抿嘴而笑,摟著孫策的脖子,在他額頭印了一記。“聰明如你,也需要別人的誇獎麼?”
“你是別人嗎?”
袁權一聲輕嘆,掙脫了孫策的手,在車中亭亭而立,整理了一下衣服,曲身施禮。“多謝大王,只是妾不敢專寵,以免非議。妾既不敢做呂雉,也不想做王政君。如果有可能,妾願做孝武帝王夫人。百年之後,猶能與大王魂魄相見。”
孫策忍俊不禁。“姊姊,你才比我大兩歲。況且女子壽長,說不定……”
袁權瞋了孫策一眼,嗔道:“正月還沒過完呢,不準說這些不吉利的。”
“行,行,不說。那你跟我說說,伯陽這是怎麼了?”
袁權猶豫了一下,伸手撩了撩頭髮,在對面坐好,倒了一杯水捧在手心裡。“大王覺得伯陽是什麼樣的性子?”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袁權嘴角顫了顫,想笑又沒笑出來,忍笑的樣子自有一番風韻。“將軍過獎了,我袁家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男子。”
孫策微怔,隨即反應過來,他可能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袁耀是袁術的兒子,他怎麼可能是一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實際上,袁家就沒有這樣的基因。從袁安開始算起,絕大部分袁家人——包括眼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