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德國的新南美戰略
老鼠和大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5章 德國的新南美戰略,開局1861:我剛繼承荷蘭王位,老鼠和大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英國博弈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呼籲英荷結束“對峙”,並表明德意志帝國願意在南美洲發揮穩定作用。 俾斯麥在4月30日在出席接見巴西首相豐塞卡到訪的晚宴上,並在場外向各國媒體發表看法時說,世界不應該袖手旁觀的看著英荷繼續把南美洲穩定的局勢破壞了,兩國英國以海牙國際法庭組織的基礎來行事,並向這些國內外媒體說,他已經敦促各國領-導者在南美問題上,避免在英國和荷蘭之間選邊站,進而分裂世界。 這位以鐵血著稱的德意志帝國首相說,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被迫在英荷之間選邊站,並指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他認為各國應該競爭,但也是應該尊重主-權。 俾斯麥希望重新推出德意志帝國的南美洲戰略,藉此在美洲地區發揮穩定的作用,以避免對峙情況下發生。“我們不相信霸-權,我們不相信對峙,我們相信穩定” 他透過比喻點出英國和荷蘭在南美洲的博弈關係。“我們伸出叢林之中,裡面除了有本土的美洲豹、老虎(巴西和阿根廷)和一些體積較小的動物之外,還有兩頭外來物種的大象,他們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為了搶佔食草......如果它們的關係緊張到定點進而引發戰爭,將成為整個叢林的一個大問題。為此,叢林裡許許多多的老虎、美洲豹和猴子等其他動物必須合作,當然了,要不引進新的物種來制衡兩頭大象。” 俾斯麥的演講也提到了其他的問題,從歐洲經濟發展到東南亞英法對抗荷蘭和暹羅王國的=引發的地區動-蕩。 他說國際社會正面臨多重危機,因此需要一個協調的對策。“我們德意志帝國要建立的南美戰略是如何在這種環境下提供動態平衡.....也就是如何準確的維持一種穩定與平衡,而這又不會讓英荷其中一方成為南美地區霸-權,或者是兩個大國之間的對峙。” 針對東南亞英法作出對暹羅王國的入-侵,俾斯麥指出,這場十幾年來未結束的戰爭,只是在按下暫停鍵而已,這一直以來都是造成當地很多的不穩定,他強調,這是暹羅王國、荷蘭和英法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我想西班牙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也會對此十分關切,畢竟沙俄帝國現在擁有東曼丹地區,而西班牙殖民地是菲律賓,而那裡對德意志帝國等在那裡沒有領土的國家來說,經濟航道也是利益的一種,因此各國需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採取負責人的行動。 他在跟巴西帝國首相豐塞卡在聯合記者會上直接說,將尋求各國的共識,要求英法跟荷蘭暹羅王國進行緩和關係的舉措,同時,他也會跟豐塞卡一樣,要求英荷在南美洲進行談判,並要求阿根廷和跟智利進行停止在邊境繼續增兵,還給南美洲一個和平的氣氛。 隨著俾斯麥在柏林接見豐塞卡作出的表態,頓時在世界傳遞,讓所有人都開始注意俾斯麥這個時候表態代表著什麼。 自從1815年戰勝拿破崙一世帶領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確立神聖四國地位,這讓普魯士成為歐洲最強大的頂級國家之一。 地位分量僅次於英、奧、俄,跟法蘭西齊平,還在奧斯曼帝國之前。 但是隨著1863年發動普魯士發動了帶領德意志邦聯眾多國家一起入侵丹麥,之後1866年又反過來有打敗奧地利帝國,最後拿下整個德意志邦聯各國中除了奧地利之外的所有加盟國(荷蘭的盧森堡公國和拿騷除外),使得1866年後的普魯士空前強大。並在經過兩年後的1869年融合各地成功後,一舉對中西歐陸強國法蘭西發動戰爭,最後逼搞拿破崙三世被俘虜,並簽下賠償領土,並承認普魯士王國成為德意志帝國的地位, 這時候大家都知道這是德意志嘀咕哦取代法蘭西帝國成為中西歐霸權的象徵,另外一個象徵就是法蘭西帝國竟然被德意志帝國支援的南部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割據下一分為二,進而確立了法蘭西沒有了讓挑戰德意志帝國的實力。 兩個法蘭西的成立讓他們從霸權國降為一流而已。 至此,歐洲國家分為了4個檔次。 第一檔就是霸權的國家:英、德、俄、奧。 第二檔:法蘭西第二帝國、西班牙王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義大利王國。 第三檔次:荷蘭(歐洲部分)瑞典王國、葡萄牙王國、丹麥王國、希臘王國、荷蘭 第四檔:比利時(沒有海岸)、瑞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黑山。 至於荷蘭,現在不少人已經把荷蘭沒算在歐洲裡面,因此就算的話也只算歐洲的領土,不過單單歐洲,就算在歐洲三檔的最前面,也可以看出它的實力是多麼的強大。畢竟荷蘭歐洲隨著移民道澳大利亞大陸,目前歐洲部分只有200多萬人,卻被排在其500萬人以上的國家前面,其他的已經不用多說了。 話說回去,俾斯麥背後的德意志帝國這番言語,顯然是在宣佈德意志帝國要明確無誤傳遞準備進軍南美洲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