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不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章,無面女王,挖坑不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興奮不已,“之前殺了太多的人,我們該抓些當地的土著回來用了。”
“使用”……
這種對待工具的說法,其實就是文明社會應該唾棄的“奴隸制”。
這其實也是羅馬暴君們使用過的制度。
然而延續了羅馬皇帝頭銜的皇帝陛下的首相大人卻低頭不語。
當地土著怎麼能算人呢?
連自己的國民都殺了四分之一的皇帝陛下,根本不在乎多殺一些新大陸的土著。
但是這位叫做俾斯麥的首相,卻認為這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趨勢。
總要有一些人被時代拋棄,那麼為了新時代犧牲,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沒看到活下來的四分之三的人,都在讚頌皇帝陛下的英明。
他們這些新教徒,對於傳統教會的教徒們早就不爽了。
主要矛盾,還是集中在個人權力和土地所有權這兩者之間。
死了一批舊時代的人,他們的土地收歸國有,他們的財富進了皇帝陛下的金庫,這樣,偉大的諾曼皇帝就又有足夠的金錢和土地封賞自己的軍人,他也有足夠的金錢投資教育事業了。
皇帝陛下從利亞帶回來的不只是港口、金錢、商道,還有他們先進的印刷技術。
提高國民的教育,給帝國培養足夠的技術人才——
這是皇帝陛下的遠見。
出乎人意料的是,伊麗莎白女王也有相同的想法。
身為國教守護者的女王陛下,大力加強了村民們每週去教會參加祈禱力度。
大學產出的大學士,她自己的宮廷都不夠用,那能夠得著讓他們下鄉去發展教育?
那就只好麻煩吃皇糧的神父們在教會里為推廣教育再出一份力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