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不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章,無面女王,挖坑不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階的桐木,以本身的材質輕和梧桐樹引鳳凰的寓意而受到了大量的追捧。
安倍晴明是什麼時候買的這個匣子?
“之前修大殿的時候,木工頭說剩下了這些木材不知道該怎麼妥當處理,所以就送給我了。”
這當然是木工頭的謊言。
就算是一個破布頭都能排得上用場,何況是碎木?
無論是拿來練手,還是做什麼其他的小事物,總能物盡其用。
“說謊。”沈韻一下子就揭穿了這個謊言,“是那個木工頭欠了清明的人情吧。”
“被猜到也沒辦法。”安倍晴明承認了這一點後,又誇獎道,“畢竟您那麼聰明。”
“請不要轉移話題。”
話題就是晴明幫了那位木工頭什麼忙。
晴明笑著說了自己幫忙的事情。
木工頭的祖父又藏以前是雕刻佛像的木匠。
佛像的雕刻從挑選木材開始,排除挑選合適的樹木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在砍下了要雕刻的木材之後,還不能立刻使用,而是要先放在一旁晾乾。
等上七年的時間後,才能進行雕刻。
可在雕刻之前,還需要雕刻師在心中確認佛像的位置。
臉在什麼地方,身體在什麼地方,四肢在什麼位置。
全部都要考慮進去。
然後終於到了雕刻的時間。
又藏在雕刻佛像的過程中,進展極其的順利。
順利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這個順利意味著災難在後面。
到了雕刻佛祖臉上神情的時候,又藏發現自己無法雕刻出佛祖的面容。
時限一天天的過去,佛像的其他部分又藏都已經完成了,但是他卻沒辦法將這個佛像的表情刻出來。
(這樣下去的話,不僅僅是信用受損的問題,還有其他的——)
正當又藏焦急不安的時候,他在森林裡看到了一位美麗的少女。
穿著十二單衣的少女。
她身上的衣服華麗到就連一些宮內的女官們都沒有。
又藏看到了這名少女。
少女也看到了又藏。
少女對又藏輕輕一笑後,就轉身回到了林間。
等又藏反應過來,追入少女消失的地方時,卻發現什麼都沒有。
但是又藏知道了佛祖的笑容該是什麼樣子。
事實上,又藏雕刻的佛像,就是佛祖拈花一笑的佛像。
不過又藏的兒子和孫子,不再繼續他的佛像雕刻師的工作,而是透過寺廟的引薦,做起了承包宮內大殿修繕和維護的工作。
沈韻覺得安倍晴明說的這個故事挺有趣的。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安倍晴明回答:“五十年前的事情了。”
隨即,他又補充道:“那個佛像就是用桐木做的。這起五十年前的案子,和這次的事件還有不少的聯絡。”
沈韻好奇的問道:“還什麼關係?”
安倍晴明說起了自己的遭遇。“那位工匠頭在一個半月前找上了我,說——”
工匠頭叫做以藏。
以藏作為一名統領大約五十人的木匠頭,擁有著在自己的業內堪稱說一不二的地位。
然而以藏遭到了女人的困擾。
沈韻聽到這裡,忍不住開口嘲諷:“有權有勢的人總會有這種煩惱。不過為什麼總是女人的煩惱,而不會冒出個男人的煩惱?”
安倍晴明笑了笑。
安撫般的笑容讓沈韻冷靜了下來。
“對不起,”她道歉,“我不應該打斷你的。”
安倍晴明接受了道歉,然後繼續說了下去。
以藏作為男人確實是在女『色』上有些過分,據說他有許多的情人,一時之間連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女人們抱著孩子找上門來的時候,以藏才知道自己多了一個孩子。
(但是這個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
這種難題偶爾也會困擾著以藏。
平安京在一千年後的現代似乎充滿了羅曼蒂克的浪漫『色』彩,然而對於一千年前生活在平安京裡的人來說,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要習慣於生離死別。
一旦有好友要離開京都,就要做好對方不會再回來的準備。
這就是生離。
死別就是——
你要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