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明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蟲魅子,現代志怪錄,老明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老憨一聽,自己撓破腦瓜殼也想不明白的事兒,黃大哥知道怎麼回事?
它趕忙把耳朵豎了起來。
“你可知道,這長白山裡,有兩位並肩一字坐的神仙?”
趙老憨當然知道。
山神爺和老把頭。
山神爺是守著山裡寶貝的門神,威風凜凜,自然誰都知道。
這老把頭更是了不起,他是伐木放排、放山尋參、打獵設套、挖煤淘金這些進山人的守護神。每個東北人都在心裡供奉著這位神仙。
老把頭本名孫良,是山東萊陽人。那年月,有不少山東人在家裡生活不下去,不顧滿清的封鎖東北龍興之地的禁令,逃荒跑到這裡。
孫良到了山裡,看到滿山獐狍野鹿,花香草綠,大為讚歎。他有一門採藥的本事,初來乍到,也沒什麼夥伴,就自己幹起了“放山”的買賣。
有一天,他正在山上找棒槌,正好遇上了一個也是單幫放山的。見面一嘮,竟然同是山東萊陽老鄉,於是就相約一起結伴而行。幹滿一年,二人攢下了好些寶貝,正在要返程回老家之前,孫良卻發現同伴走丟了。
他趕忙四處尋找,可茫茫大山,哪裡能夠找得到。最後,孫良也因為迷路,又冷又餓,死在了山上。
他死前,仍然惦記著走失的夥伴,留下了絕命詩一首。
“家住萊陽本姓孫,翻山過海來挖參。
路上丟了好兄弟,不見兄弟不甘心。
三天吃個蝲蝲蛄,你說傷心不傷心。
家中有人來找我,順著古河往上尋。
再有入山迷路者,我當做為引路神。”
後來,進山的人們感念孫良的情義,均拜他為“老把頭”,意思就是所有進山人們的頭領。
祭拜的人越多,信仰的力量越強。
老把頭就正式成為長白山裡的山神,與山神爺東北虎一同享受香火,保佑山民。
由於老把頭生前一段時間,靠吃地蝲蛄維生,因此也感念地蝲蛄的恩情。進山的人也立下規矩,不準無故殘害這種常見的蟲子。
山神爺與老把頭共享一支香,共承一份情,所以這份規矩,他也一直遵守著。
趙老憨一聽,敢情裡面還有這麼個典故。他不由得仰頭長嘆:“真是劫數啊。山神爺眼睜睜看著就是不下手,想不到是這麼個東西。可惜了我那傳承多少輩的問天鼓了。”
黃半仙繼續說下去。
“所以,這個東西不是清風,我們管它叫魅。”
魅,是個形聲字。以鬼為形,以未為聲。意思是指住在深山老林的鬼。但我們知道,只有人死了才能稱作鬼。深山老林裡哪裡來的人人?
所以,這個魅,就是飛禽走獸成精以後,幻化成的人形。
至於名字,什麼動物修成的精魅,就管它叫什麼魅子。
以前民間有說老話兒的人,管長得漂亮,會迷惑人的美女,稱呼為“狐魅子”。就是罵人家是狐狸精的意思。
這個西村的手刀枯骨,就是個“蟲魅子”。
趙老憨正在拍大腿,卻見黃半仙說:“兄弟,你就在這裡休息幾日,等到傷口結痂了,再行離去。我突然有點事,要出門一趟。”
過了一會兒,黃半仙拿著個包袱,就要出門。
趙老憨卻幾步噔噔噔跑過去,一把拽住了包袱。
“老哥,咱明白人不說糊塗話。你摸著心口告訴我,是不是要自己去蝲蛄溝?”
黃半仙嘆了口氣。
“兄弟你真是眼裡不揉沙子。實話說吧,那西村地裡的蟲魅子,受了那麼重的傷,又折損了許多手下,勢必要去東村報復,順便吸食人的魂魄養傷。我今天要不把它解決了,它得禍禍死不少人。”
趙老憨二話沒說,進倉房拿起一把鐵鍬,跟著黃半仙就走。
這二人常年在山裡轉悠,一是路熟,二是腳力好。
走了小半天,倆人站在山口,面前是一片平坦的山谷。
蝲蛄溝到了。
趙老憨年輕,身體又好,已經累得大口喘氣。這看上去瘦瘦弱弱的黃半仙倒是體力不錯,腳步一直沒有慢下去。
沿著河邊一路走下去,西村,到了。
河邊的溼泥地上,昨晚踩出來的腳印十分清晰。
沒怎麼費勁兒,就找到了那座墳包。
黃半仙沒顧得上歇息,從包袱裡拿出了一根紅線。
他找了一根槐樹枝,從上邊摘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