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明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七章 探秘鳳凰山(十七),現代志怪錄,老明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星野也緊跟他們的後邊,來到了一處寬闊的地下大廳。

這地下的部分,比上邊石臺的範圍要大上許多。

四道白亮亮的月光,從很高的穹頂照射下來。

這就是剛才在通道里看見的亮光。

只見地下大廳裡,白花花一片,在月光下直晃人的眼睛。

全是人類的骸骨。

其中夾雜著許多朽爛破舊的鎧甲,生鏽斷掉的刀槍。

這裡的確發生過一場慘烈的戰鬥,由於沒有風吹雨淋,骸骨才得以完好儲存。

可是龍哥卻彷彿看到了滿地的金銀,他高興地撲倒在骨骸之上,不顧揚起的一陣塵土,一把一把地抓著。

陳建仁也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嘴裡喃喃讚歎著,眼睛一會看看這裡,一會看看那裡。

但李星野的目光卻沒有落在這些白骨之上,他已經完全被大廳正中的一處東西吸引。

寬闊的大廳,正中方方正正地空出很大一片地方。

正中是一處石臺。

石臺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四個獸形的土俑。

那土俑頭上生角,長著長長的鬃毛,四條蹄子,身上生麟。

正是傳說中的神獸勾陳。

趙大膽夜裡走進的土城子,中間擺著的就是這東西。

難怪。

進入地下以後,上邊紅燈的光芒已經照射不到,為什麼這兩個人還是沉迷在幻境之中。

原來是土城子。

與那個野生土城子不同,這石臺正中,還高高地立著一個奇異的雕像,呈現一條彎彎曲曲的蛇的模樣,只是後背生有兩隻翅膀,呈現展翅翱翔的模樣。

騰蛇。

五行之中,上土為騰蛇,下土為勾陳。

石臺的四周,整整齊齊地挖出了極其寬闊的溝渠。

溝渠邊緣,還有一層一層的臺階,方便人上下。

溝渠正中,還有一條通道,徑直通到石臺。

溝渠裡面,一個挨著一個地坐著許多人。

這些人,有的是古代人的束髮模樣,有的剃著一大半的光頭,有的留著短髮,但都完全是一副泥土雕琢的模樣。要不是身上破敗的衣服,李星野都不相信他們都是活人所化。

再往下看,更是讓人膽寒。

這個坑竟然比看起來要深很多,底下已經密密麻麻地排滿了一層人俑。

走到石臺附近,他才發現,石臺上擺著一個一個的銅錢。

這就是這些人的賣命錢。

這處地下,就是一個土城子陣法。

而且幾百年間,一直在執行著。

為了防止陳建仁不慎喪命,李星野又走回他們身邊。

突然,李星野從被龍哥撥開的骸骨堆裡,發現地面上滿布銅錢。

龍哥揣夠了金銀,也從地上拾起了一個銅錢,湊到眼前看著。

彷彿這不是什麼銅錢,而是一個無價之寶。

他哆哆嗦嗦地把這東西珍而重之地捧在手裡,而對其他的銅錢視而不見。

李星野知道,普通的銅幣市場就那麼回事,你就算拿到漢代的五銖錢,也值不了多少錢。

李星野低頭撿起一個銅錢看看,看上去的確只是一枚外圓內方銅錢,有的地方還生了銅綠。

但這絕對不是那些不值錢的普通銅錢。

銅錢的正面,鑄著“乾元重寶”四個方方正正的字,北面,在方口的上下赫然是“東國”二字。

乾元重寶背東國!

存世量不超過十枚的古幣。

曾經被一度是認為高句麗的官方鑄幣,但存世量太少,史書上的記載也沒有佐證。

學者們普遍認為,渤海國沒有官方貨幣,使用的僅僅是唐朝的流通貨幣以及金銀,而且還廣泛存在著以物易物的原始貿易行為。

李星野以前在查詢渤海國資料的時候,見過一位學者的說法,認為渤海國有自己的貨幣,這個貨幣就是乾元重寶背東國。

渤海國,正是那個位於東方的國家。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李星野還是丟下了那枚價值連城的銅幣。

誰知道土城子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萬一變成沙雕了,可就真的沙雕了。

這時,陳建仁也發現了地上的銅錢,不知道這東西在他眼裡是什麼寶貝,本來極為鎮定的他,也收攝不住心神,拿起了一枚,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

李星野連忙出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正常人類事務所

月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