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不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5章 高小松,重生始於1990,廖不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華才子高小松是個奇葩!
1988年高小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他在校外和來自各個高校的蔣濤、戴濤、趙偉、老狼等人組建“青銅器樂隊”。
暑假他和老狼收到海南島一家歌廳的邀請前去駐唱,返回時因路費不足,高曉松輾轉來到當時廈門大學的“校中村”東邊社暫住了大半年時間,寫出了包括《同桌的你》《麥克》《白衣飄飄的年代》《青春無悔》等傳唱度極高的校園民謠。
1991年大三那年,高小松突然發現自己不適合當科學家,加上那時出現高校學子退學熱潮,他決定從清華退學。
從清華大學退學後,進入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電影。
1992年投考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不信落榜。
在1992年到1994年之間,他從事過很多行業,真正讓他在國內揚名的是在1994年。
大地唱片的總裁黃小茂和當時國內的知名歌手沈慶找到了他,說要為他量身定做一張校園民謠專輯,他答應了,專輯推出大賣,多首校園民謠紅遍全國。
高小松也由此正是進入音樂圈。
這兩年發展不錯,他腦子裡又多了些想法,和好友宋柯交流後,想自己成立一個音樂公司,兩人名字都想好了,叫“太和麥田!”
蘇偉那首《浪子回頭》在學校傳唱度極高,那天晚會上揹著吉他的小學弟在蘇偉演唱時,把旋律都記在了腦子裡。
經常週末的時候在校園裡樹林邊上彈唱。
耳濡目染,很多人聽著聽著就會了。
時不時,嘴裡不受控制就會哼兩句:“煙一支一支地抽,酒一杯一杯地喝……”
小學弟被邀請去航州市廣播電臺錄音,這首歌由此傳播開來。
傳到了高小松的耳朵裡,他看著歌詞,被驚嚇到了,無法想象這是從大學裡傳出來的歌曲。
他還在歌唱青春的美好、遺憾,這首歌已經開始感悟人生了。
高小松對寫詞的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迫切想見見原作者,如果有可能看到原作者的才華,他想簽下他,作為“太和麥田”簽下的第一個校園歌手。
這個年代,青春市場很瘋狂的,想當初,他也被多少女大學生當作了夢中情人。
透過打聽得知,這首歌從浙大傳唱出來,倒是令他沒想到,最近浙大在這方面冒頭兒的人才太少了,即便有,也沒有什麼名氣。
高小松拿著抄寫的詞來到航州,馬不停蹄的趕往浙大。
“同學,你聽過這首歌嗎?”
在校門口隨便拉著一位學生問道。
學生看了一眼,有幾個字很熟悉,道:“聽過,每週週末在球場旁邊那個小樹林前,有個大一的新生在那裡彈唱!”
“謝謝了!”
高小松欣喜,找對人了。
週末這天,他走進校園,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腦子裡冒了很多新鮮的詞彙出來,每次走進校園都會有不同的感覺。
找保安問了路,朝球場走去。
慢慢有歌聲傳入了他的耳朵。
這個聲音很不錯,青澀!
靠攏去,一個清秀的小男生抱著吉他坐在草地上靠著大樹彈唱。
圍著一群男女同學搖著頭,拍手打著節奏,認真欣賞。
此時彈唱的正是他為老狼寫的歌——《戀戀風塵》,獲得了今年金曲獎最佳錄音獎。
恩?
高小松發現了瑕疵,道:“同學,進副歌的調不對!”
同學們回頭看著他,有些熟悉。
小學弟是他的忠實粉絲,很激動,放下吉他,起身問道:“你是高小松老師嗎?”
高小松點了點頭。
小學弟緊張得不知該說什麼了,不停的摸著自己的脖子,滿臉笑意。
一聽是高小松,聽歌的同學全部站了起來,場面有些瘋狂,紛紛要讓他簽名。
高小松道:“一會兒給你們簽名!”
他走過去拿起吉他,耐心的指導小學弟說,“副歌應該是這個調……”
果然感覺不同了。
同學們跟著他唱了起來。
“感謝老師指導,小松老師,你怎麼會來我們浙大?”
小學弟的問題是在場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高小松道:“我來找一個人,”他面相小學弟,“《浪子回頭》你是唱的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