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不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9章 心甘情願被賣,重生始於1990,廖不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偉講完第一點,在場的企業家已經深深感受到了宏偉集團資料中心的恐怖,能夠把市場比例精確到那個程度放眼國內,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做到,包括國企。
企業家們對“資料”這個名詞的認知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一家企業的戰略部署必須先搞清楚的就是市場情況,在宏偉集團,市場情況能夠透過資料詳細的表達出來,這也是宏偉集團為什麼一直能夠坐穩領頭羊位置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蘇偉的分析和資料對比,像張軒松這樣的企業家腦子裡已經產生了一些靈感,在企業接下來的發展中,應該從哪個方面去入手改善?
蘇偉接著講第二點,“外資企業配銷體系健全,具有完備的進貨渠道,母公司控制著商品配送中心,確保企業從國際市場上進口質量優良,適銷對路,價格低廉的商品。
他們在我國國內,又對名優產品採取低價買斷,大量購入,但在經營中保持良好的信譽,不少國內供應商眼看著一部分利潤讓外資企業拿去,但由於外資企業能做到及時清算,使其價格低於國內商業零售企業10%-15%。
我國零售商業企業,是以百貨店大商場為主,採用傳統的經營方式,經營手段落後,管理技術水平差,一直沿用代銷賒銷的方式,由廠商承擔銷售風險,同時,由於支付鏈條不暢,拖欠利害,使廠商積壓了大量的資金,不得不以提高價格為手段,使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國內零售企業陷入競爭上的劣勢。供應商、零售商雙方受傷,雙方陷於被動境地。”
第二點已經是把當下國內零售企業的弊端分析的極為詳細了,至於他們能不能從這些方面找到改善方法與蘇偉沒有太大的關係。
今天的交流學習活動,蘇偉自認為已經做到他作為國內龍頭行業應該做的。
徐有輝聽完記錄了一大篇筆記,他和華潤萬家的領導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沒有什麼值得慚愧的,不如人家是事實,就拿剛剛蘇偉十幾分鐘的講話來說,若是放在華潤萬家本部,不知道要多長時間才能做出這樣富有極強邏輯推理的客觀因素出來。
徐有輝覺得這次來宏偉集團簡直就是給了他一次深造的機會。
張軒松應該是在坐十多位企業家中最激動的,出於他對蘇偉的欽佩,聽完蘇偉的講話,已經讓他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在坐的企業家沒有得寸進尺,蘇偉雖然沒有表態願意出面助他們一臂之力抵抗外資,但是他的講話裡已經給零售行業畫了一副完整的發展框架,接下來能不能把地基打好,得看他們自己。
所以在接下來的交流中,沒有人再具體問蘇偉哪方面該怎麼去做?而是大家在一起討論怎麼把中國零售行業的規模化體系建起來?
毫無疑問,對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來說,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甚至可能關係到一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蘇偉本人的腦子裡當然清楚中國零售行業該往哪方面去發展?但是他閉口不言,他希望的是今天這群從事零售行業的企業家們去把體系給慢慢建立起來,到時候宏偉集團正式進軍零售市場的時候,算是撿了大便宜,基本上沒有投入成本就能利用資源那種。
而且在蘇偉腦子裡,他將會把零售行業和網際網路結合起來,這是許多人沒有想到的,即便有人想到了也沒有龐大的資源和實力去做,但是宏偉集團有,國內最大的電商和國內最大的運輸企業,蘇偉分別以個人和公司持股的形式掌握了一定的發言權。
可以說,一切竟在蘇偉的掌握之中。
眼下這群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被宏偉集團當成了工具在使用,反而一個個討論得異常激烈,彷彿看到了對抗外資的希望。
蘇偉在一旁微笑著聽他們討論,不可完全否定這些能夠創造一番事業的人才,有的理論依據是經得起實踐推敲的。
蘇偉聽完也會跟著點頭,表示贊同他們的形式。
交流活動一直持續到了午後,企業家們已經口乾舌燥了。
蘇偉道:“各位喝口茶,這是宏偉集團生產的最頂級的茶葉,酒店已經安排好了飯菜,一會兒送你們過去用餐!”
徐有輝問:“蘇董,你不一起去嗎?”
當徐有輝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將目光轉移到了蘇偉身上,另外一層含義是想邀請蘇偉加入他們的聯盟。
蘇偉微微一笑,“抱歉了,各位,我現在還是上班時間,公司事情太多需要我去處理!”
顯然,他們都清楚蘇偉委婉的拒絕了他們的邀請,但是沒有人為之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