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不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2章 影響力,重生始於1990,廖不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蘇偉專訪這篇報道,《中國企業家雜誌》可以說是費勁了心思,用心雕琢。

毫無疑問,蘇偉的話題量很足,而且又是眼下借住了“商界救援聯合會”的熱點。

雜誌主編審了三遍之後才點頭讓發行。

九月中旬,抗洪救災工作基本取得了勝利,之後的重點將會放在災民安置問題和災後重建問題上來。

也正是在此時,最新一板《中國企業家》雜誌發行了出來。

封面人物就是蘇偉!

參加“商界救援聯合會”的企業家們幾乎全訂了這期的雜誌。

他們對蘇偉的觀點表示贊同,甚至產生了慚愧的心裡,說實話,覺悟比不上蘇偉。

王建林點頭,“蘇老闆提這個創新精神在企業發展中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在當下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階段,我像他這麼年輕的時候,還在部隊打槍了,這個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

董明珠去年剛剛打了一場完美的勝仗,她在安徽的空調銷售業績達到了4000多萬人民幣,現在已經成為了格力銷售部總經理了。

她拿著這份雜誌,腦子裡冒出來的感想並不是宏偉集團的銷售網路,銷售渠道,同樣是蘇偉提到的“創新問題”。

社會責任感,這都是每個企業家應該具備的,但是“創新”是個讓人琢磨不透的詞彙。

從何處創新?

怎麼去創新?

她即刻聯想到了格力空調的問題。

前幾年,格力在國內被很多家空調品牌壓制,但是這些品牌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用國外的技術和核心拿到中國組裝。

這一點,董明珠早就給總公司提過,這種生產方式不長久,遲早出問題。

要做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

把錢花在技術研發上,成果就是屬於自己的東西,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這是她對“創新”的理解,在看了關於蘇偉這篇雜誌之後,她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管怎麼樣,要說服公司搞研發,現在的科研程度遠遠不夠,一定要把心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格力董事會上,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且透過國內空調的發展形勢以及大量被淘汰的空調企業事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鐵娘子在董事會上,絲毫不膽怯。

……

深鎮。

馬化藤手裡同樣拿著這期《中國企業家雜誌》。

心裡有點不好想!

關於“商界救災聯合會”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不過出生於普通家庭的他自認為還達不到“企業家”的標準,最直觀的表現在他的財產上。

可是他竟然沒想到馬大忽悠去參加了,都是搞網際網路的,暫不提張朝陽和求伯君這樣的第一梯隊的人物,至少他認為眼下他和馬大雲是一個梯隊的吧!

實屬有點不要臉了!

他心裡有些鄙視。

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只能默默地看著大佬們裝逼。

不過話說回來,馬化藤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還是非常有信心的,蘇偉最後那句話給了他很大的鼓勵。

蘇偉說那些沒有競爭實力的公司永遠只能被甩在後面。

他下定決心要創立一家有競爭實力的網際網路公司出來,到時候以企業家的身份堂堂正正的和商界這群人高談闊論,而不是像馬大忽悠那樣自己跑去坐了一把交椅。

第二天,馬化藤就開始四處籌集資金尋求合夥人了。

……

長江實業集團的董事長李兆基也參加了在湘高官砂的那場會議,而且捐了五百萬人民幣支援救災。

他在辦公室拿著這期的企業家雜誌,認認真真的讀完了。

之前他的父親讓他多瞭解瞭解宏偉集團這個叫蘇偉的年輕董事長,他一打聽,不過是個在國內上大學的學生而已,並沒有引起他的太多關注。

經過上一次的大會和這篇關於他的專訪。

單從思想覺悟上看,蘇偉這個人已經超出了他之前的定論。

而且是遠遠超出。

他此刻認為,蘇偉這個人非常會掌握局勢。

他在猜想,宏偉集團真的是媒體上宣傳的那樣,千億實業帝嗎?

他微微一笑,總之還無法和李氏家族企業相比。

畢竟他爹的名字已經在亞洲經濟的頂端待著,從來沒有掉下來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