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不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錢到位,重生始於1990,廖不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跑到街道需要搬遷的那一片斜坡上,看著光禿禿的一片,有種天助我也的感覺。
地裡的苞米才收,土都還沒翻新。
本來這片土質就比較差,加上今年的大旱,收成可以用慘烈來形容,莊稼人好像對這片土地失去了信心一樣。
上交糧食後理所應該翻新土地,馬上秋耕冬種,然而兩百多畝地就想被遺棄的孩子一樣,無人問津。
三十萬的資金只是粗略估計的,具體能夠從農民手中圈到多少地?蘇偉也不清楚。
這種事還不能算,因為每家每戶要的價格還不一樣。
蘇偉只有儘可能的把值錢的地先買過來。
土地都屬於國家,農民只有使用權,但在農村,農民都實實在在的把他當私有財產來買賣。
蘇偉在紙上大致畫了地形圖,靠著記憶用筆把兩所學校,糧站,政府,供銷社,信用社,衛生院這些單位企業的位置標註出來。
背後是國家政府,當然不缺錢,而且佔地還廣。
如果沒記錯,中學和小學差不多就佔地九十多畝,後期還會繼續擴大,後期擴大的錢,蘇偉沒精力去考慮,因為他在鄉里待的時間也只剩下初三一年而已。
鄉政府和信用社,蘇偉想著就笑了,熟人的錢最好賺啊。
他心想,到時候謝主任和馮書記會不會打他?
除了這些重要的地方之外,憑著記憶把最中間二百多米街道畫了出來。
黃金地段,在鄉鎮街道上相當於一線城市的CBD,留著修門面最合適。
大致能修上十五間到二十間左右,不急著出售,拿來出租,蘇偉記得每間門面出租的價格在三千上下,後來漲到五千以上。
即便要賣,也要等著二十一世紀來臨,做生意的越來越多,門面的價格將近翻了二十倍。
意思是十多間門面放在那裡,等著二十年後,就是幾百萬的資產,當然,這是蘇偉給父母留著的,留著養老。
人老了,都講求落葉歸根,喜歡生他養他的那方水土,父母即便後來不願去大城市生活,也能保證他們衣食無憂。
剩下的地,蘇偉準備留給老二,雖不能保證他錦衣玉食,但大賺一筆是完全沒問題的。
這筆生意之後,兩人可能要暫時分別了。
人各有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