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八十章 大漢赤魂(中),青帝,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哎……城南學堂都在挑選大漢赤魂,我們這些老師都還以為要送去培訓丨呢……”一個教師附議著。
有個青年馬車主蹙眉:“說著也怪,我家老爺子九十七歲都快去了,讓術師檢驗出來,硬是老參吊著一口命、轉移到郡立醫院養護,老爺子醒轉都說自己沒兩個月好活,太勞費國家了……”
“令祖高壽,是何方高宦?”眾人側目望他,以為遇到了低調的二代三代。
青年馬車主擺擺手:“老爺子是我曾祖,不是官,就是顯德帝時的一個普通老兵,跟著徵西將軍曹武打到了最西面草原,滅匈奴殘部所立的北魏國時,斬敵首十五級,最高就當過個百夫長,回朝解甲專業安置到交趾來。”
“啊,原來是徵西忠烈……失敬,失敬是該善養,不能聽老人家自己固執……”眾人這樣說著,對老人的英烈之氣都佩服,心忖一代英烈至今已沒幾個存活,可存活下來的必是大漢赤魂。
聽著這種種八卦,一側的太學院學生議論一番,習慣話題引申到國運上,一個濃眉大眼青年笑著:“自應武陛下三興改命以來,漢帝國岌岌可危的擴張,再度穩定和高漲,向東越過大海深洋、向南越過了瘴氣密林、向西越過了青羌高原、向北越過了冰寒草原,百年前就已經佔據了整個天下。”
“或還有更遠大陸,卻非現在可及了。”
“《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北山》曾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時到今日,才算真正實現。”
“只是詩經又云: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與斷章取義的片解不同,周人抱怨是同是王臣,卻勞逸不均,自己差事特別繁重……今天下雖大,生業繁榮雖遍於各地,可都有極限。”
“古今之事豈有異乎?萬里覓封侯,本是我大漢之夢,幾代後這樣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已是重演,還虧應武陛下留下基業能消化些,要不,遲早再陷入疲敝。”
學子侃侃而言,這時有一支載滿橡膠的車隊路過,看首發的車廂上,標誌是金陵的大族,一個青年聞言詫異,想不到在這海外懸地能聽到這樣明論,不由細細打量了這濃眉大眼青年:“敢問君之名諱,就讀何處?”
青年頓時眼睛一亮,只見視窗處這個士人一身月白色寬袍,只露出面孔,就顧盼生輝,瀟灑飄逸,令人一見忘俗
“免貴姓曾,名慕之,太學道院交趾郡分院,兄臺是?”曾慕之說著一揖,內地商人本來無需在意,但思索著正要返回內地一行,或可以搭個便車。
“金陵道院,喬半妝。”這青年微微一笑,不知是否錯覺,有種芳華。
一眾學子被這瞬間麗色驚到,聞言都是譁然,因金陵各科學院很多,只有一座教授修行的道院……
就是應武帝時蔡文姬、孫尚香和大小喬四位夫人請求建立的女院,而且姓孫又是大族,某非就是二喬夫人的孃家後人?
“女人?”
曾慕之發覺了對方面容對於男子來說過於俊美,目光下意識滑落在對方胸口,見得男式衣服下稍鼓起曲線,頓時明白是佳人女扮男裝,唰臉紅移開目光,輕咳一聲:“原來是紅妝……師姐,您在東洋的列島成型探索論文令我等汗顏,幾年不聞音訊怎到南洋來了?”
“咦,你讀過我的論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帶著商隊繞南方海岸線探索繪圖,我想證明世界是圓球,可惜今年風暴阻遏……剛上個月回來,男裝是海外小國女子地位低下,為了方便交流。”
喬半妝立在路邊和他說了幾句,聽說他想去搭便船內地,就大方邀請:“前面就是我家的船隊,請上船”
這引得學子一陣羨慕,他們看出這少女雖未到真人,但氣運深厚目光純淨,應是一方英傑。
曾慕之有點不解風情,沒珍惜單獨相處的機會,上了船就正容追問:“師姐在南洋西側列島探索如何?”
“都是些撮爾小邦,喜好財貨而不慕文化……我在想他們由來很奇怪,不過已稟報南洋都督,來年就能征服歸化之,希望能增益本朝。”
喬半妝嘆一口氣,眉目有些愁慮:“天下太平百年,久不動刀兵,吾恐人民忘記了封侯之志……而一旦幾年後開朝首批留守真人逝去,必是權貴的瓜分盛宴,對族氣不利。”
佳人在面前陳述著她這樣奇特的志趣,曾慕之心神驀被撥動了下,才真正仔細打量發覺她的美麗,立刻激發了熱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