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四章 董宴,青帝,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天高水清,洛陽的氣侯清爽宜人。
去董府的馬車上,坐著幾人。
鮑信對著一個形態威儀中年將領拜下:“本初公,董卓坐擁羌兵,且有西涼大營支撐,難得現在只有三千兵在京外,這時不拼死除掉,今後必將受牽制。董卓吞併的北軍人員混雜,軍心不穩,組織不嚴,甚至不乏心念故大將軍的義士,正可趁機下手,必可一擊而潰。”
袁紹目光閃動,沉默不語。
鮑信一咬牙,激言:“公素來大志雄氣,莫非懼乎”
“我不懼董卓。”袁紹閉目靜默,良久重新開口:“但我所謀導致大將軍身死,豈是無疚?”
“這……”鮑信無語,內疚不內疚並不重要,關鍵是南北兩軍已有傳言,軍心漸漸而散。
“孟德關鍵時給了我一記,要不是西園軍,我已經營已久,單是這流言廣佈,三人成虎,怕都會質疑我袁紹的用心吧?”
袁紹吐一口鬱氣,目光冷然:“南北兩軍,南軍寧願四散投奔門閥豪傑,北軍寧願歸入董卓,可不就是這些人煽動?我要是趁機下手的話,這些人的反應會是怎麼樣?”
車廂裡一片死寂。
“這只是無知軍士之言,很快會散去……”鮑信只能這樣說,卻再勸不動袁紹。
一個文士就遺憾嘆著:“京中非我袁家,誰還能拘束得住?朝廷動盪起來,沒有了財政穩定,這十萬大軍靠什麼來養?還不是要搜刮大戶,可嘆各家都是鼠目寸光……”
“這還是小的方面,董卓西涼兵要是進京,就大是恐怖,這些胡兵懂得什麼?沒有細水長流的考慮,還不是在城裡挖地三尺,甚至洗城……”
馬車到了董府上,卻正是熱鬧宴會,車馬在街口排出一里長。
“董黑這廝怎起了念想,突召集這麼多人?所圖非小……”
“宴無好宴,前番說起要行廢立天子之事,丁原一站出來,回去當晚人頭就被義子呂布呈到了董黑桌案上……”
“沒事,沒見各家都帶了精銳護衛,都提防著發難呢。”
“丁原這支五千軍被吞併,董軍勢力大漲,還有誰能制?”
“我應邀來的早,沒帶多少兵,都是精銳種子,可不能都折損在這裡……
“噓,袁本初來了……”
“漢賊……”
隱隱傳來這句,使得袁紹氣得幾乎要吐血,但這時眾目睽睽之下,只能裝作不覺地進了門。
掃一眼,許多人都到場,高官、門閥、豪傑,幾乎大半個朝廷的精華都在這裡。
“一網打盡的話漢室說不定就穩當了。”袁紹這樣諷刺想著,徑入了上座,和叔父坐在一起。
府外人聲馬嘶,這宴算高朋滿座,卻十分緊繃,各自披甲帶械不說,人人都擠不出多少善意表情,尤其是地方豪傑,純粹就是應付。
董卓在上面說了幾個笑話,只有一些士大夫賠著笑臉奉承,董卓心知肚明,看不出生氣,又樂呵呵介紹著後面一人:“這是我新認的義子,呂奉先”
這人持著方天畫戟就立在他身後,一身銀甲鳳冠,劍眉朗目,卻是懶洋洋的半闔半睜。
“呂布”
一些主世界的人見了一驚,相顧無語,都暗自後悔來赴這宴,十步之內,人盡敵國,在這種萬人敵面前再精銳的護衛都不夠看。
“待會董黑說什麼都別出頭,縮過這宴,回去再做計較。”許多人這樣想著,又齊齊看向一個空著的座位……葉青似沒有來?
呂布在完全不理會下面群豪的臉色,偶有穿盔甲的赴宴之人進來,才微微睜開眼睛打量一下,顧盼間神氣昂揚,一點沒有剛剛弒主背叛的陰影。
“這傢伙寫成天下第一高手,樣子是夠英武,卻是這種德性,現在作者都被嚇著了?”
正當許多人惡意揣測,進來一個青年士人,雙眸似漆,後緊隨一侍女,腰懸一把古劍,平平無奇。
又跟著兩個壯漢,一持長刀,一持長矛,剛進來立引得呂布陡睜雙目,爆發出銳利的神光,直盯這兩人:“來者何人”
“兩姓家奴也配知某的名字?”張飛說著,心中大呼,快來戰一場
呂布果和葉青所言勃然變色,奮戟而起,被董卓攔住:“吾兒且慢……”
看向當首這人:“玄德,好久不見,真想念昔年軍帳中歡飲,當日你為我謀劃,信誓旦旦說能和伏波將軍馬援一樣垂名青史,卻可曾料到今天我到這地步?”
眾人都是變色,連王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