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三十萬兩,青帝,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害之處。
“慢慢說,不急,以你之才也不用謙虛。”陸明只是讚賞地含笑看著,長者和知縣的雙重身份拿捏得很到位。
十息後,葉青就已考慮清楚,坦然陳述:“明府欲行三事,銀錢,修路,賊倉,三事實是一事。”
“哦?”陸明有點意外,這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真正來了興趣:“你這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好,我就聽你怎麼說。”
“只是一點淺見,請明府指正。”葉青謙虛一句,坐得端正一些,語氣中卻隱隱有金石之聲:“目前我縣的情況是:首先地處北邙山麓,這在戰時對於大軍是天險,太平時卻有不少暗路勾連北魏,崗哨也難以一一監督,就使暗探賊匪有了藏身空間,屢次逃避過官府打擊,又捲土重來,這是百年頑疾、病根。”
“其次道路不靖,平壽原本是一鄉,升鄉到縣不久,時間尚短,修建官道尚未完善,並且道路穿山過野,處處艱難,大患就在山中匪民”
“幾個人,十幾個人一夥的山民,也不氾濫,也不殺人,甚至不管普通行人,有的打劫完就把賊衣一脫回山上種田,難以分辨民匪。”
“這上不了州郡發兵圍剿檔次,但這樣惡民就對商貨影響很大,過關過卡又被剝上幾層,原本陸路成本就高,這時只能銷售加價,直到抵不過水路遠到而來的米船貨船,就使商業蕭條。”
“當然,也有人說還有水路,但是不巧清水支流匯入大河,過太平縣,再下就是平河郡,這是另一個經濟圈,別的米糧雜貨也就罷了,以輸入為主,但輸出產品呢?難道拿我們主產山貨入別郡競爭,當地官府會高看我們兩眼?”
陸明撫著三縷長鬚,聽得神色沉重,別的官府哪會高看,直接排斥——寧作自家狗糧,也好過讓外郡人賺取。
葉青見著就不再闡發,繼續說著:“最後銀錢兌賤,標準是一兩兌千文,實際成色、錢莊食利,能兌九百五十文就是不錯,次一點九百文也在容忍,因這銀並不在人民日常所用。”
“原本要是官道方便,商貿繁榮,銀錢兌換並不會和別的縣郡相差很大,但平壽縣封閉,更有人趁機操縱兌換比例,就使錢愈貴,銀就愈賤,影響更多的是商業,不願在本縣兌錢,這就使購貨覆蓋面侷限,影響了貿易。”
“這便是所謂銀錢,修路,賊倉,三事一體,後學冒昧言此,大人海涵。”
陸明頜首,十分佩服葉青的精細,思索一會撫須而嘆:“你說的很好了,三事一體,說到了我心坎上,我也研究過前幾任縣令施政,基本先自銀錢入手,開始也是歡欣支援,畢是促進經濟之事,後來成效不好就不再擁護,商人、錢莊、稅丁都是叫苦,尤其稅丁背後是各家,明暗反對下政令就不了了之,這是教訓丨”
葉青心中暗笑,這話當能說到陸明心坎上,本來就是前世此人宣政之言,不過自己那會尚未中舉,只是會場下一個不起眼的秀才,現在卻是能面對面交流,甚至能針對性調節三件順序,埋進私貨。
陸明並不知被看透了心思,嘆息:“也有試圖先自修路入手,這就不是一紙政令所能解決,役力還可徵發,管事骨於也可以按公道、能於這兩點擇取,但縣裡典型的山地農業經濟,因開墾山田的自然反噬,糧米常年要預備著山洪過後賑災、復墾,籌錢籌料之事更是難為。”
這意味深長一句,就拿眼睛看過來,又重重一嘆:“這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葉青哪聽不出這是打秋風意思,這時對自己試探,過後不久說不定就按數目攤派到各家。
能於成就活躍了一縣經濟,還能賣得知縣情分,出個幾千兩襄助,葉青自忖也不在話下,可明明知道這事最後失敗,自己豈能出這冤枉錢?
自己都已暗示的這樣清楚了,陸明卻絕口不提先進行興兵剿匪事宜,或許是出於政治影響,畢竟絞殺民匪一體的山民,很容易惹出大亂子,這算是老成持重之道了,但在自己眼光中,還沿著前世失敗道路而行。
這平壽縣的問題,實是縣內家族和山匪勾結,形成一縣之鐵桶,只有雷厲風行打擊了山匪,這些家族就失了最重要的手段,大可從容收拾,現在反過來先搞縣內大戶的話,只會使他們指使山匪作亂,然後功垂敗成
“這樣同進士,都是有自身一套執政理念,哪是自己輕易能動搖得了?”這樣想著,當下就暗自一嘆:“算了,本來看在此人做實事的份上,勸諫之,真不採納也只有遺憾了。”
這時瞬間轉了念,想著自己剛好有備而來,就是一笑:“明府要是用錢,三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