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七章 通天,青帝,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州下土·初平六年·洛陽
這是一個繁榮城市,士兵在巡查著,密密麻麻的人群來去,已經看不出亂世的痕跡了。
“幾年沒見,洛陽居已經變得如此繁榮了,王上厚德啊”一個曾經在幾年前來到過洛陽的官員,此時忍不住發出了感慨。
算起來,這是這官員第二次來到洛陽了,第一次他還是跟著大軍進入,相比多年前所見的種種情景,現在洛陽顯得熱鬧繁榮。
“大人,幾年前這裡是什麼情況,跟現在區別很大?”見這個官員做出如此高的評價,坐在他身旁的那個青年忍不住小聲問著。
這個青年是一個讀書人,因是第一次到這裡來,雖對這裡的繁榮程度感到驚訝,卻並不震驚。
這輛馬車在大街上不快不慢行駛著,這官員感慨說著:“當然區別很大,幾年前,由於董賊禍亂,雖是帝都,卻滿是滄桑……”
時間快速流淌,不知不覺已過去數年,到了初平六年。
應王監國後,並沒有更改舊年號,僅廢除長安偽帝年號,遵從最後認可的獻帝劉協年號,沿用至今。
但隨各路大將分遣,將洛陽以東地帶由南到北都一一平定,雖不能說完全統合,只餘冀州、兗州、涼州、益州這小部數州未掌控,這情形讓混亂已久天下漸漸有了穩固希望。
在洛陽平原、河南平原、江漢平原、江淮平原這幾大劉備集團的主控區,土法高爐試點,產出大批廉價成本的鋼鐵農具,幫助著修復舊時水利,使得當地外逃的百姓逐漸歸返。
數年間東海雨水大興,時常潤入內陸,緩解了旱情,龍君祭祀擴張到一個高峰,水府體系的最簡陋迴圈已經達成,剩下就是分建各州水府、慢慢積累完善的事情了。
這些都被當做應王劉備順應天命的吉兆來宣傳,在農業時代很吸引人,不知多少家給應王立了長生牌位,天下人心思定,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潮流。
對比下,各地勢大的太平道,已經侷限在冀州一帶,在外州幾乎沒有什麼人還信奉了。
冀州在幾次血祭後幾同鬼域,引發更大的流民外逃,十室九空,望氣士看了上去,冀州之氣已變成灰黑,幾乎同時也漸漸衰弱下去,鄴城方面孤城難守,實力消耗到難以為繼,以逢紀、審配袁氏老臣為首,向洛陽方面請降——條件是留下袁氏後裔。
何太后怒而不願,但在大局考慮下,更重要是詢問應王意見,還是允之。
於是隨著袁家嫡系的撤走,冀州越發人氣暗淡。
在這荒涼的氣氛中,整個地方上都透著灰暗色調,而太平道核心的廣宗一帶,陰風貫穿始終。
但對於聚集在此信徒而言,只覺是舒適和風,一些忠誠的信徒,更因常年在一座被稱為聖湖的黑蓮池中沐浴,不知何時,這些人的眉心漸染黑氣,異樣的神光在眸子裡顯出來,漸漸會了種種異術,這就被信徒羨慕,以為得道,受了仙篥。
唯一奇怪的就是有幾年沒見過大賢良師了,據說是在閉關。
“什麼閉關需要那麼久呢?”信眾疑惑想著,又是期待……大賢良師出關,一定會黃天當立。
這日正午,突黑雲自四方湧動而至,天陰如墨,雷霆似電一樣浮動。
主祭壇上,張角身子一顫,睜眼看去,雷光在天外閃過,卻沒有穿透下土界膜,陰陽兩隔,人死業消,陽面的懲罰終究不入陰面——對於天道正常判斷說,張角分身哪怕是仙人,確實隕落死亡。
“料不到,我們本體就是從陰面滲透……”
就算這樣本體無恙,這個外域道人十分憤怒——自己親自出手,還是落敗了,讓葉青豎子成就威名?
“平心而論,此子的天子之劍的確有幾分成就,但神通不及位格,還遠遠不能與我對抗。”
“只是這革命的反噬……”想到這裡,張角不由有些陰鬱,甚至震驚。
“我不是亡在葉青手中,甚至不是亡在天雷之下,本質是被二十萬陰兵革命的火焰燃燒殆盡……”
“它們要革此域天庭之命,卻不待見我們外來者,不容許我用此巨力。”
“可惡……獻祭時還順服,不想成形時卻有這反噬。”
“只是,掌教一絲元神降臨,與這革命合體,又轉眼灰灰,這又是何意,總不至於是自殺?”
“以亞聖之能,也不會沒有辦法逃去。”
正不解中,一道青符在祭壇上顯現,讓他一怔……什麼訊息來得這麼急?
青符上光輝一閃,瞬間青線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