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七章 陳群,青帝,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上書抗議,並且進兵和董卓打上一架。
曹操也會適時進兵,但他是大軍在側虎視眈眈,來拖劉備後腿。
別的諸侯在家裡整合勢力、徵兵備戰,再一個看好戲……
坐看劉備軍和西涼軍小規模交戰對耗了兩年,贏得天下名望同時,頓步在虎牢關的堅城下。
諸侯明贊玄德公昭烈忠貞,暗笑這劉備傻瓜自損實力,徒得虛名,戒備心少了許多——要知道對劉氏宗親,無論地上諸侯還是土著諸侯都有天然戒備,光武中興的故事擺在那裡。
光武帝劉秀正是從南邊隔壁的南陽郡起家,和二百年後今天劉備的潁川郡只隔一條潁水……這是巧合,還是天命?
漢時崇信天命,當劉備公開決裂董卓、擊殺呂布、紮根在潁川郡,就有許多想法在天下萬民心中紮下了根,更在士人尤其是寒門士人中形成一種暗流——誰不想當蕭何、張良?
三興漢室……連諸葛亮都免不了這種誘惑。
陳群和歷史上一樣,對豫州刺史徵辟心動過,但被一些不利因素給打消了
諸侯很有辦法,尤其是知道葉青底細的地上人,既葉青能忽悠天下人,地上人也跟著忽悠,各地很早就有一種傳言,開始時說望氣士觀劉備身負是水德,是秦德……真是一手好黑。
偏偏還說的是現實,而秦作為漢之前朝,是政治上的不正確。
再後來又說劉備是金德,主運為王先驅……又一手好黑,這次是一年前從寄居南陽郡的袁術那裡風傳出來。
陳群不知道這些內幕,他當年親自跑去見了葉青一面,就死了心。
“果是金德。”
陳群這樣計程車人不少,葉青走多了夜路終撞見鬼,總算品嚐到了忽悠不利的一面了。
許多人對這此很滿意,知道是袁術風傳為王先驅,更哈哈大笑:“袁術這廝,是想稱帝想瘋了麼?”
總之人心困頓於現實,聰明人都看出來劉備還差兩個契機。
陳群就是這樣一個聰明人,首次拜見劉備後出來,就斷言:“刺史有兩個致命問題,第一個是洛陽正統不徹底墜威,宗室不可能正名。”
“第二個是豫西得能抵擋得住各方反撲,否則出不兩年就會被擠出豫州,要麼東投徐州,要麼南投荊州。”
戲志才表示可以抵擋各方反撲四年以上……雖他也不知道主公為何定這四年之期,似要拖延到某個時間點一樣。
陳群對此就搖頭嗤笑:“四年?戲兄你覺這可能?君不見每次劉董在虎牢關交戰,曹操就自兗州來虎視耽耽……還有些不明旗號的流寇襲殺,每每威脅郡縣,明眼都明白裡面問題。”
“豫東對峙曹操時,徐榮又帶西涼大軍出了虎牢關,對著劉備背後襲擊
“豫州兩面受敵,董曹都是強軍,玄德公在犬牙交錯中疲於奔命,兩面夾擊中不斷放血,已是鎖死了。”
“就算是猛虎只得臥著,是蛟龍無得水之勢啊”
這話說的不是太遠,還有流傳出去,不過誰都預料不到穎川郡甚至豫西一帶日新月異的變化。
陳群正在沉思,這時,有個平日不太對付的同僚瞅一眼陳群,得了主意:“陳公不是說劉使君沒前途麼?”
“使君大人治理水患、修建碼頭和道路,結合屯田開墾荒地,許多盡數交給大小商人,先由商人代墊,以新增收入來還債,初是響應者寥寥,現在已人人搶先了,這不花費一文就建了不少。”
“二帝連弒事件,漢室正統崩塌,天命落在宗室身上……”
“開春反攻曹操奪回豫東,逼退孫堅對荊北爭奪,近又斬殺董卓大將徐榮
“陳公所言兩個契機都達到了,現在有何話說?”
陳群盯著這人看一眼,又微笑:“是在下見識太差,但這對於我豫州不是好事麼?以後諸公自當奮力效勞……”
他這樣說著,輕飄飄把指責化解,心裡卻是疑惑。
荀公書信中不方便透露內情,只說這一年半來許昌變化很大,可以回家看看。
“或是該請個長假,回去和友人瞭解一下幕後隱秘。”
大多官吏想不到這麼深遠,並不關心幕後隱秘,他們所見只有“劉使君”身上燦爛的天命光環。
許多官吏竊竊私語,都感觸:“劉使君羽翼豐植,連敗曹操、孫堅,又斬殺董卓大將徐榮,現在赤霄劍出土,太后娘娘駕臨,可不就是天命在身?這三興漢室或真有可能啊……”
無形之中,這些人有了一種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