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八章 行宮,青帝,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個老臣喊上親兵,死命拉著袁術跑出殿去,全不顧他的掙扎:“怎麼可能,這裡是帝鄉南陽,應運之地,龍脈之源,我有天賜傳國玉璽,我是真命天子,我怎麼會敗呢……”
“別瞎嚷嚷了主公,趁,快跑去揚州……”
黑暗與混亂之中,“噗”一下掉了東西,也沒人察覺到。
馬蹄聲剛剛遠去,袁胤也跑過來:“兄長等等我……兄長?兄長?”
這樣焦急喊著,卻絆到了什麼撲在地上,再抬首時,發現只面對一個空殿:“該死,都跑光了……”
袁胤抱著腿坐起來,忽的目光定住腳邊漢白玉階上,一隻鑲金角的玉璽在黑暗中亮著神秘玄光,映目八個古老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啊竟是……”袁胤是純正的大漢子民,怎會不清楚這東西,頓時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怔了許久,才醒悟過來,突轉首向北,那封信浮現在眼前:“難怪兄長最近變化厲害,原來是有此物——不過現在追著去揚州肯定是沒前途……幸自己不只一個兄長。”
袁胤現實的很,他可不相信孫堅是真心投靠袁術,沒有實力空手跑去,憑什麼指揮人家?
這時一咬牙,取了玉璽,去殿外找了匹馬,拍馬就衝出了城,避過兵鋒向冀州投袁紹而去。
而在東面城外的荊水,一夥人馬正在整理行囊準備渡河,很快傳來驚叫:“我的玉璽,誰動了我的玉璽”
扭曲的聲音劃破夜空,烏鴉從林子裡驚醒飛出來,嘎嘎地在空中鳴和著,更添一種不祥的氣氛。
但相比這些狼狽的逃兵們,因為勝敗的失衡天平過於迅速,形勢控制的很快,當地反而沒有被戰火影響太多。
劉備軍很快佔領宛城,整頓了城裡城外秩序,搜尋亂兵,保護居民,一切都如在豫東做的一樣,井井有條,甚至可以說張飛趙雲他們發現,這善後事比在豫東還輕鬆,或許是袁術近來的統治太不得人心的緣故?
這一夜滿成百姓都睡不著,無論高門大戶還是小家小戶,許多成男都持械躲在門後觀察,直看到這夥官軍秩序井然,又見是劉使君旗號,才紛紛放下心來:“回去睡,回去睡……”
“明天可以繼續開業。”
“劉使君過來了麼?”
“明天再看……”
深夜裡也沒有什麼入城儀式,只是確定了行宮安全性,太后坐車正要入城時,趙雲就駐馬在街道側,正處理幾鄉老告狀袁術軍侵佔民田的事,他還沒後來當太守的經歷,對這樣民事很有些焦頭爛額。
幾個鄉老倒也不是糾纏,看著天色很晚,就明天再議,忽見金赤鸞駕中女子身影,瞧得一震:“可是何家女?”
這聲音熟悉又陌生,帶著鄉音的味道,太后怔一下,回首望時使幾個鄉老回醒過來地拜下:“拜見太后娘娘……”
太后對這些老人沒有了印象,還是詢問情況,簡單處理了下。
幾個鄉老感激而去,一路猶是交口稱讚著“太后和劉使君恩德”、“仁義之師”、“漢室再興可望”……
太后按著心口,回首四望,城外夜幕中的山山水水、入城後熟悉又陌生街巷,古老漢宮……
很多以為忘卻的印象一點點泛上來,些許懵懂之後,說不出什麼樣酸澀悵惘。
曹白靜覺察到,問著:“太后有哪裡不舒服?”
“不,哀家……哀家只覺這戰事太過順利,都有些作夢一樣。”
“是順利,不過夫君可是準備了許多工作,剛才那詐門不成,就會有內應
太后聽了:“看來這兩年劉使君對荊北的滲透不錯。”
曹白靜覺察到她說起這滲透態度毫無牴觸,心中暗想:“恩,夫君說南陽郡情況或是最好,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異數。”
帝鄉的大漢餘氣……太后斂目,微嘆了口氣:“難怪劉使君絲毫不懼袁術反抗,此賊在南陽毫無民眾根基地起兵,劉使君尚未踏足荊州一步,就已比此賊更得人心。”
曹白靜笑得眼睛眯了起來,確定心中猜測,心中暗忖:“難怪夫君說南陽人普遍都相信漢室可再興,這太后不就是最好例子麼?夫君說後來諸葛亮避亂躬耕於南陽,最後也選擇了劉備,或正是有這樣的影響……”
太后不清楚自己被這少女研究了,只是隨口笑談:“其實這樣陪都,是天子直接接觸地方的一個渠道,郡縣官員不敢疏忽職事,更不敢對百姓苛待,豪強也不敢逼民過甚,否則哪一日天子駕臨時,撞見父老鄉親憤怒告狀,不管告的成不成功,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