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子六璽,青帝,荊柯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在為少帝守陵,不論怎麼說皇后之璽被太后帶在身側,都是很奇怪的事,估計這婆媳關係很是糟糕……
太后猜不到葉青的這心思,只摸著這枚皇后之璽,目光有些恍惚。
太后這時自言自語說著:“哀家該用哪一枚下詔呢?”
“一切由太后做主,臣不能妄言。”葉青平靜說著。
太后盯著葉青良久,下定決心,攤開空白旨寫起來。
她慣熟此事,當就出爐一張新旨,當著葉青的面,任命豫州牧。
掃了眼葉青腰間赤霄劍,認真想了想,又添了句,就蓋上了皇帝行璽。
這璽印一落,葉青恍惚一下。
原本豫州滾滾氣運洪流,自家雖控制著,但總有絲絲浮誇的感覺,這時一道龍吟而過,整個豫州氣運就漸漸統一,歸於自己。
而幾乎同時,南面荊州傳來一股氣運洪流,只相當豫州一小半。
“這是……”
太后把旨書在几案上轉過來,只見緊跟豫州牧後,是荊州牧……
連領二州牧
“劉使君,如何?”太后連稱呼都換了。
葉青當即大拜:“臣謝太后隆恩。”
“當謝天子。”太后沒有避開這拜,但她還是提醒著,因這旨是少帝遺詔
葉青這時望西北再拜,這是對已故少帝拜下。
拜謝後,又有一股龍氣絲絲縈繞……葉青明悟,這是被劉氏龍脈認可了,真是微妙的反應……
太后微微一嘆:“哀家本想再拜使君大將軍……”
“太后不可”葉青連忙推辭,坦言說著:“此時豫州已受臣掌控,受此旨就名正言順,無人敢不服。”
“南面荊州無人,臣受旨,派一將就可佔之。”
“而大將軍,非有大功不得授,臣尚未掃平逆輩,豈能虛受?”
領有二州已使天下人紅了眼,再領大將軍,豈不是四面圍攻?
就算不考慮這個,這大將軍位置也不祥
大將軍是皇帝以下最高軍事位置,位比三公,東漢以來都是外戚擔任,被桓帝所殺的梁冀、兵敗自殺的竇武、剛死掉的何進,再往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初為大將軍,後讓大將軍位與袁紹……
洛陽還沒徹底倒下,東漢皇室還掛著董卓不知哪裡找來的小兒作門面,龍氣未消,萬民積怨未散,二百年功過未定,這時登大將軍位豈不就是替東漢擋災?
葉青對氣運有著一番理解,覺得自己還沒有這樣白痴。
說到底,驟升太快不是好事,不但不能得到氣運,還要往裡面填氣運,特別是現在漢室只剩下一個空牌子。
自己能立時得到荊州小半氣運,不但是現在漢室還有些合法性,還是這兩年對荊北滲透影響。
特意選這荊州牧來任命,這太后顯聰明覺察到這種滲透,她悲哀只是女人,不可能真正掌握體制,又沒有可靠力量——夫君、哥哥、兒子,沒有一個可靠,以至於性命差些不保,現在還得投靠自己。
見葉青目光堅定,太后想了想,放下手中玉璽,几案上緩緩推至葉青面前,她自己抱緊懷中的女兒,深望著葉青:“你是大漢宗室,哀家是不幸之人,孤女寡母,今後就全依仗你了。”
芊芊品出這種味道,看向夫君,見他沉吟一下,將玉璽推還,說:“今後大小事,還請太后下旨而決,就如今日。”
太后見他神色堅定,只覺得心裡一鬆,才感覺到背後冷汗一片。
“哀家乏了,劉使君軍政在身,就請下去罷”太后最後說著。
葉青應著:“是”
說罷,再行一禮,就緩緩出了出。
親兵都守在不遠處,見葉青出來,上前跟隨。
葉青仰著臉望望灰沉沉天空,烏雲後有著太陽,葉青穩穩走著,良久,才嘆了一口氣。
有這聖旨,就見著赤蛟進一步轉化,有點龍形了。
這時還不到稱王時,但大統可以籌備了。
漢室正統在遭董卓、袁紹、曹操、孫堅破壞,對群雄未必有多少權威,但對地方民眾還是有很大影響力,才兩年時間,兩州的郡守縣令絕不敢抗拒。
荊州現在情況複雜,荊北葉青有著暗手,荊南卻牽涉到俞系孫堅勢力的博弈,一時難決。
豫州很快就會凝聚起來。
豫西是老本營,兩年間培養“扶助漢室,平定亂世”的思想,這時太后一至,頓時固若金湯……
或迎天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