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乘風之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拯救世界,王炸開局[快穿],乘風之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嗯……就在這兒教吧,夠大,室內都太小了容納不下多少人。
紀新知看了看偌大的練武場,很合適。
“你們有沒有背過靜夜思?”
靜夜思?不知道,下面齊刷刷地搖頭。
紀新知的臉黑了一些,又安慰自己,這是外面的世界,不是蓬萊,不會靜夜詩很正常,對不對?
還是不太對,那可是靜夜詩,所有人的啟蒙詩之一,只要上過學都會。
沒有心眼的準大學生直言不諱:“那可是靜夜詩啊,詩仙李白的大作,很多小孩哪怕還沒有上學都會被幾句的。”
“和憫農一樣是最流行的童年啟蒙詩。”
憫農?還是不知道,不過詩仙他們聽懂了,詩仙,被稱之為仙,這得有多厲害啊。
看著在下那求知的眼神若干,紀新知自豪叉腰:“在蓬萊,沒有人會不知道李白,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他們是蓬萊無數顆星辰中最耀眼的兩顆。”
“大部分的人都認同他們倆是最厲害的詩人,人稱李杜,就連同在詩詞文學界成就不斐的蘇軾韓愈白居易也十分讚揚李杜的才華。”
“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紀新知藉助一個全息投影小道具,將一道光屏展開在臺上:“你們要學懂這些詩,就必須得了解作者,只有瞭解了作者,你們才能領悟到詩中的真意。”
眾人看見了只覺得蓬萊更加的神秘強大,沒有使用文氣,而是透過一個小小的手環,就能達到這樣神奇的效果。
“靜夜思是李白流傳最廣的詩,也稱得上是他所有詩中最淺顯易懂的一首。”
主要是因為靜夜思是小學的必背古詩之一,在學生生涯中所接觸的李白的詩裡,靜夜思幾乎不用動腦子,它的閱讀理解題小學生都能寫出個一二三四五來。
一年級的小孩都能看明白,這還不易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其實有兩個版本,現在的這個版本是修改過的,但是流傳的更廣,紀新知想到靜夜思也會第一時間想到這個版本。
他回頭看著光屏上的兩句詩:“嗯,這首很簡單,我相信大家都能懂,就不過多贅言了。”
“總之……”他點了點光屏:“思鄉之情。”
“好,下一首。”
“說到李白就不能沒有將進酒和蜀道難了,氣勢磅礴,跌宕起伏,最主要的是,它們必背。”
“李白是個大氣爽朗之人,交友廣闊,愛好是作詩飲酒,一生都想要為國報命,可惜沒成功。”
紀新知遺憾地嘆了口氣:“當時的人都太庸俗了,只曉得他在文學上超然眾人的才華,一天天的只想讓他作詩,都不讓他當官,雖然是詩仙,但是他更想的是做個造福百姓的好官啊。”
紀新知點了點光屏,將進酒的字幕浮現。
渾厚厚重的聲音從光屏中發出。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要說不愧是李白的將進酒,這詩裡每一句都是名句啊,大部分的詩都是隻有那麼兩句出彩,其他的就略顯普通了。
將進酒卻不一樣,它是句句都出彩。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將進酒都是超牛的。
岑夫子與丹丘生一生中做的最正確的投資就是與李白交朋友,看看,看看,這不就千古留名了。
要知道,到了現代,就連皇帝都不能如他們這般。
歷史上的皇帝數不勝數,有多少皇帝的名諱埋沒於歷史的洪流之中。
名氣大的無非就是那幾個靠實力的千古一帝,還有一些是因為太昏庸才有了名氣,或者是八卦深入人心。
什麼都沒有的,只能當小透明。
有沒有這麼個皇帝,都少有人知道。
而岑夫子和丹丘生就不一樣了,連皇帝都沒做過,卻能人盡皆知,這靠的是什麼,是他們的好眼光啊。
如果不是他們和李白交朋友,怎麼能成為這樣的名人呢。
要知道,如他們這般的只有被蘇軾吵醒的懷民,贈李白千金的汪倫。
這三首都是必背詩,在義務教育被完全普及後的時代,只要曾經做過小孩,那就不可能沒被他們的名字折磨過。
將進酒開屏暴擊,只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