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唐種田指南 第135節,大唐種田指南,浮雲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職。

這群人往返兩地,有的是為了門派,沒辦法,光靠香火錢,哪個門派都活不下去,總要有自己的經營吧?寺院尚且在放印子錢,行商而已,不寒顫。

還有些則是將“逍遙”二字貫徹到底,人天生就愛天南海北到處亂逛,看遍了大唐的風景後往東勝神洲跑,那兒的版圖跟大唐一樣,每個國家風情還不盡相同,妖族更是遍地走,在旅遊的間隙偶爾做點小生意,給自己賺路費,何樂而不為。

竇亮就是第三種,可他不是真逍遙,而是覺得修行修不出什麼名堂,還不如行商,這樣背靠門派,又過著富裕的生活,聽上去就很爽。

但因他年輕,目前為止也就跑了東勝神洲四次,每回都是從大安國的港口登陸。

倒不是說他不想看看其他國家的風光,只是因大安國發展得最好,將東勝神洲的港口基本壟斷了,想去其他國家的口登陸都不成。

又聽說大安國佔據東勝神洲超過一半的土地,儼然另一個更加開放的唐國,於是每次來都在這打轉。

四次這次數不多不少,你說他能對大安國有多瞭解是不可能的,只能說來之前道聽途說,知道這裡有多少門派,有哪些大能不可惹云云,此外積累多次經驗,勉強能買到些稱心的貨物,起碼將船票費給抵了。

跟本地門派打交道是不可能的,他哪有那麼大的臉!

可即便不認識大安的修士,也是聽說過劍修之名的。竇亮乘坐的往返於二地的船很大,可載萬斤重,日行千里遠,再加之商賈們自帶空間,能容納不少人。

竇亮一眼就看見了葉瀾,原因無他,劍修太顯眼。

唐人聚在一塊,說那劍修,真是好氣度、好姿容,一身劍骨,說他們這麼多年道都白修了,這不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神仙人物嗎?

東勝神洲的人聚在一起,都覺得此事很不對,那凌霄派的劍修怎麼有錢了?怎麼買得起船票了?再一討論,統統認為這劍修是被僱傭了,去唐做活的。

又說:“這模樣,唐人能讓他們進嗎?”

“唐人的官府最是夾生,動不動就把人遣返,哎,希望這次去大唐能夠順順利利。”

大唐對境內修士看官嚴格,從來不是外人想來就給他們進的。

竇亮仰慕葉瀾,這種仰慕並不是男對女的仰慕,而是嚮往仙途的普通人對真仙人的仰慕,他自認為也學過些符籙技法,可沒有道心,便自覺自己跟那些插著棋子到處看相的“活神仙”沒區別,幾乎就是半個招搖撞騙的。

葉瀾就不一樣了,看著就像是真仙人,這樣的人,是無論如何都要上去了解一番的,萬一就成朋友了呢?

他也聽說了劍修都不大富裕,可看著葉瀾的樣子,又覺得不像,你看這一身氣度,那怎麼會不富裕,你說她視金錢如糞土還差不多。

等從官府入境後,竇亮正好看見葉瀾,只見她遙望遠處的城池,略皺眉頭,不知在思忖什麼,竇亮便斗膽上前,想當東道主。

葉瀾答應了他的邀約,竇亮高興極了。

*

對葉瀾來說,竇亮是個難得一見的好人、熱心人。

他自掏腰包,帶她入住揚州的邸店。

他們跟高長松上回一樣,走的是揚州港,隋唐是揚州最繁華的時期,不然怎會有“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句?

為什麼入住邸店,而不是現代人常聽的驛站,也有些說法。

首先,唐代常見的住宿方式有四種,分別是驛館、民間旅社、佛寺與邸店。

驛館且不用說,與驛站相連,根據《唐六典》記載,大唐共有260所水驛,1297所陸驛,86所水陸相兼,一共1600所,就算不是每所驛站都自帶驛館,那驛館也是相當多的。

但你以為驛館是想住就能住的嗎?當然不是,此時只有憑票入住驛館,票據分銀牌、角符、券、傳符。

竇亮畢竟是道門出來的,這年頭道門跟官場乃至皇家聯絡都很深,如果想要住驛館他也能弄到憑證,只可惜竇亮根本不願意住,光是想到那撲鼻的馬糞味他就退卻了。

驛館雖免費,條件是真的差。

民間旅社他沒怎麼住過,竇亮好歹是道士,他借宿的時候找個道觀一住就行了,甚至還可以掛單。

佛寺跟道觀性質相仿,可以直接跳過,一般情況下,也只有書生會住在寺廟裡,他們或者雲遊、或者進京趕考,其他人也不怎麼借宿。

邸店性質比較特殊,《唐律疏議》中記載“邸店者,居物之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正常世界修仙法則

沁紙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