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唐種田指南 第253節,大唐種田指南,浮雲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法寶是無價的。
鐵匠鋪的人也不願意收啊,本來,材料都是如來佛祖出的,力氣是觀音菩薩的,他們只佔了一個名頭,能看一看法寶,見到聖僧,已經是賺回本了,哪能要對方的錢?
於是你推我我推你,又推了好久,最後還是沒有收陳玄奘的錢。
陳玄奘也無法,只能帶著新的法寶上路。
……
之後好幾天,玄奘的新禪杖起到很大作用,打了好幾只妖怪大王。
都是不入流的妖怪。
先前孫悟空一番話給了他很大啟發,眼下他打死妖怪前,都會親切友好地詢問一番。
“你是哪裡的妖怪,什麼跟腳?”
“你吃了多少人,為什麼吃人?”
奈何妖怪大王都很傲氣,他們耿直得說實話。
“哈哈哈,吃了多少人?你問我,我怎麼清楚,你會記得自己吃掉過的蒸餅嗎?”
打死。
“為什麼吃人?因為看人族求饒的樣子很可笑啊哈哈哈哈哈。”
又打死。
就連孫悟空都不得不承認,這些不入流的妖怪,不僅惡貫滿盈,還很不聰明,都打不過陳玄奘了,還要火上澆油,就沒見過這麼趕著送死的。
好在陳玄奘是個懂道理的,不會因為這些妖怪就對放棄自己的信念,他身體力行想要對妖怪們一視同仁。
只是難免也會詢問孫悟空:“你說世上的妖怪,真能跟人族和睦相處嗎?”
這話多少有些人族至上的觀念,可孫悟空換位思考後也能理解,他也是這麼護著花果山的猴子猴孫的。
仔細想想,陳玄奘護著人,跟自己的行為不是一個道理嗎?
孫悟空很果斷地點頭道:“俺老孫是聽說過這麼一個地方。”
聽見這話,陳玄奘來了精神。
此時二人坐在荒郊野嶺處,面前是燃燒的火堆。
*
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野,實在是很容易遇見妖怪。
卻不知怎的,連帶幾個山頭都像被清掃過似的,一隻小妖怪都不曾看見。
前幾天陳玄奘問了山民,對方比劃著說:“已經好久沒有人被妖怪吃了,怕是什麼神仙來收了妖怪吧。”
陳玄奘又問:“那老丈,敢問最近的城鎮在何處?”
對方說:“前面有一山,名為蛇盤山,中間有一澗,叫鷹愁澗。翻過蛇盤山,越過鷹愁澗,就能看見城鎮。”
“只是這裡的山太陡峭,水勢又太盛,哪怕是走南闖北的腳伕都很難過去啊!”
眼下,陳玄奘等人正在蛇盤山之前。
*
火堆中傳來噼裡啪啦的聲響,是竹子爆了,樹枝被打到一邊。
孫悟空拿一根長樹枝,又在火堆裡隨意撥弄,嘴上道:“俺老孫也是聽高十二郎說的,我雖然是東洲人,卻已經幾百年沒見過那裡的模樣了。”
“我還在下界時,當地的人跟妖怪鬥得你死我活,還沒分出勝負呢。”
陳玄奘先聽見了“高十二郎”,嚯,這名郎君又出現了,隨後抓住重點道:
“當年鬥得你死我活,現在呢?”
又感嘆道:“唐建立前這裡也是如此啊,隋末戰亂頻發,人們流離失所,卻成了妖怪們的狂歡日,成日裡吃人,還是等到唐建立,天下太平,儒釋道三家並各地的將士一同降妖除魔,天下才重歸河清海晏。”
孫悟空道:“我說得可不是妖怪吃人,是人跟妖怪鬥得你死我活。”
陳玄奘就不理解了,尋常人族,怎麼跟妖怪鬥呢?
哪怕是嘍囉,放在人族裡都是大力士。
孫悟空道:“師父有所不知,東勝神洲的人雖少,卻人人修行,哪怕是地裡刨食的,也會鍛體的功夫。”
“妖怪你更是知道,也不全是有能耐的,嘍囉更多,嘍囉跟尋常的農夫鬧得不可開交,剩下的強中自有強中手,也是互相打的。”
那時候他為一方大王,更是妖族的先鋒,也是跟人打過幾個來回的。
如此聽來,似乎東洲的人妖關係更差,然而,這種看似平等,能打得有來有往的關係卻讓陳玄奘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於是他迫不及待地問道:“那現在呢?”
孫悟空道:“我被壓在兩界山下許久,也看不見當地的景色,只聽十二郎說過。”
他解釋道:“十二郎是跨界的商賈,有不少生意是在東洲做得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