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春將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番外 碧樓簾影(三),迷霧圍申,不知春將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程逸之回到上海的時候,芷若並不知情。他先前進山的時候,只是說,這次恐怕要去很長時間。因而芷若一早就做好了他要消失很久的打算,這種日子對於她來說並不算漫長,畢竟這幾年的時光,早已經把她打磨的比從前更有耐性。
雖然程家已經沒了人,可是芷若仍舊還得想法子管家。如今除了張媽,程家基本已經沒有餘的丫鬟和聽差了。畢竟如今的行情,這一個聽差的工錢和伙食,也算是不小的一筆開支。
井臼躬操,這在芷若看來也是尋常的事情了。奶媽與福貴幾次來信,說是要來上海幫忙,都被芷若婉拒,總說也該她做一做家務事情。
炊爨洗漿之事,還有其他種種家庭瑣務,如採辦、修繕等等,芷若多半都是親力親為。雖然日本人是從上海北趕跑了,可是這戰爭還沒算徹底結束。上海城內的柴米池鹽價格,隔幾天便上漲一倍。
有那麼些奸商,大量收買囤積,再倒賣出去,倒是賺了不少錢。芷若肩頭倒是多了一項比價的要務,諸如買鹽得要幾個鹽攤位上比價。買菜也得多比較幾家鋪子,所謂拈斤摳兩,都是極為繁瑣的討價還價,然後總會迎來賣主極端鄙薄的神色。
芷若倒是覺得一點也不在乎,她從前過慣了大小姐與少奶奶的日子,可是抗戰的這幾年早就叫她不識得什麼是苦的滋味了。
她便一個人,大籃小包,汗流氣喘地一路從上海鬧市將一概要採買的東西提回家中。她還從裡頭總結了一套自己的買菜經出來,時不時就與張媽探討,說是每天買菜,初上市的與將下市的都不好買,一個價格最貴,一個價格便宜卻不值得。
如今就是包心菜、韭菜,那也成了名貴一時的蔬菜,所謂洛陽紙貴,芷若也是輕易不敢去買的了。
因而,她與張媽連連吃了好幾月的的豇豆和茄子,後來每天上桌的無非是胡蘿蔔和芥菜。不過嘴裡沒有肉,到底是沒味道的。張媽到底看不下去,這芷若回到程家沒幾個月,就立馬又消瘦了許多,怕是少爺回來瞧了得心疼。
因而張媽就想了個法子,夜裡趁著芷若不注意,就趕製一些香囊,白日裡拿出去賣了,好歹一日也能添個一兩片肉來。起初,張媽都故意把肉攪碎了,給拌進飯裡,芷若並不知曉這件事情。直到有一日,張媽這肉片切的大了,芷若方才咀嚼了出來。
芷若沒有說張媽什麼,不過心下覺得有幾分暖意,又有幾分酸苦。隔日,她就把出嫁的那一身嫁衣拿去典當了。張媽曉得以後哭成了淚人,說是自個不好。芷若就寬慰著,她自是不會再嫁第二次了,嫁衣留著也無用,倒是不如給兩個人換幾頓肉食實在。
再說這滬上的綢緞布莊,自打日本人撤離以後,價格並沒有回落到戰前,反倒也跟著暴漲了起來。芷若從哪些店鋪經過,眼見著成色極差的土布也能賣到每尺三四十塊錢,不由得就跟著想,這日子是越發的難過起來了。
這一日,忙了一天了,芷若覺得為了便宜幾毛錢的雞蛋,東西市奔走的腿腳都有些發酸發麻了起來。夜深了,到底也沒睡意,她便獨自來到園子裡頭稍坐片刻,這個時候程家的園子裡也是靜謐得了不得。
芷若回來不久,抽空把園子也給收拾了一番。雖然不能同程瑞生在世時候相比較,可是到底總是看著比往先雜草叢生的時候要好上許多。如今荷塘裡漲了水,差點冒到石子路上來,塘面浮著灰白的水霧,一縷一縷繞在豎出水面的荷葉上。
天上有一彎極細極細的月亮,貼在黑黑厚厚的雲層上,像是金紙絞成的一樣,很黃很暗。高大的松樹靜靜的直立著,倒是顯得園子幽深。
開始降露了,芷若覺得腿子碰在草地上溼溼的,她靠在一棵樹腳下,一動也不動地坐著。頭重得抬不起來,手腳直往下滑,好像一點也不聽調動了。
芷若想好好的歇一歇,口乾得難受,胸裡窩著的那團暖氣,一直在翻騰,散也散不去。她全身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懶,最好就這樣靠著,再也不要動了。
彼時,忽而有人從後面環住了她的肩膀,芷若被這突如其來的擁抱給嚇了一跳。連忙就跟著起了身來,要看個究竟。
待得她一轉頭,就看見程逸之笑盈盈地站在那裡,牽起她的手道:“這樣晚了,還不睡呢。”
芷若一時間覺得喉嚨有些卡住了,似是不可置信地瞧著他,而後她捏了自個的手心一把,這才曉得這不是夢。不過她覺得許久未見逸之了,莫名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因而不過垂了頭道:“是夜裡才靠了碼頭罷,怕是累得很了。還好你房間我收拾過了,現下你不妨先上去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