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李濤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培訓,七十年代重新生活,楊李濤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你們隊的人先出去,處理完了再進來。”
那隊裡的隊長也是陰沉著臉,喝到:“還不出去,愣著等飯吃呢。”
等一行人出去了,周醫生開始安排各隊上來登記培訓的名額,可以看得出來,留在縣醫院的人面有喜色,去水利醫院的倒是稀鬆平常。
出去的那隊人趕上最後來登記,小夥子已經不見了,那打人的姑娘上來報的名,張明嶽聽了,說叫安萍,去水利醫院,曹莊子大隊的。
等所有人都登記完,周醫生又當著大家的面確認了名單,說:
“好了,名單已經確定好了,留在縣醫院的現在跟我走,要去水利醫院的一會兒有人來領你們,你們就在這裡等著,各隊隊長及陪同的醫生可以自行回去了。”
周醫生說完領著人走了,剩下各隊隊長有走人的,有留下說話的,王隊長對張明嶽說了培訓完自己回隊後也走了,倒是秦大叔留在這裡,估計要看著秦大錘。
沒等幾分鐘,進來一個高高瘦瘦的醫生,帶著眼鏡,面帶嚴肅,進門直截了當地說:“去水利醫院的人跟我走。”
說完也不等別人反應,直接出了門,張明嶽他們趕緊拿著東西跟上去,直直朝著水利醫院去了。
水利醫院和縣醫院在縣城的兩個方向,一個在西,一個在北,他們足足走了半個小時才到了指定地點。
等停下來了,帶頭的醫生開始安排,“我姓胡,是你們的帶隊醫師,我很忙,沒有時間處理你們的閒雜瑣事,有專業問題可以問我,其餘的我不會管你們,這裡是宿舍,兩個人一屋,自行安排住宿,食堂就在前面隔著一個樓很好找,這一個月醫院管飯,上午修整,下午一點鐘到門診部集合,都明白了嗎?”
大家都回答說明白,胡醫生頓了頓,什麼也沒說就走了。
等胡醫生走遠了,原來安靜的隊伍立馬哄散開來找自己的宿舍,張明嶽跟著一個看著敦厚爽朗的大哥進了一個屋。
“大哥,我叫張明嶽,弓長張,日月明,山嶽的嶽,以後咱倆住一屋,請你多多指教。”張明嶽上來先介紹自己。
“啥,你叫張明嶽?”大哥有點驚訝。
“大哥聽說過我?”張明嶽奇怪了。
“沒沒,嘿嘿,我叫張明博,博覽群書的博,我妹妹叫張明霞,晚霞的霞。咱聽著像是一家人。”張明博介紹著。
“那感情好,都姓張,還是明字輩的,說不定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呢。”張明嶽也沒想到有這個巧合。
“是極是極,以後你就叫我博哥,我叫你嶽弟,咱就是好兄弟了。”張明博高興地說,還拍了拍張明嶽的肩膀。
張明嶽也很高興,為自己的好眼光慶幸,從交談中可以看出,博哥言行跟面相一樣,都是敦厚之人,跟這樣的人一起住甚是舒心。
這時候張明嶽才開始打量宿舍,很小的一個屋子,只有一張上下鋪,一張桌子,一個上下櫃,其他什麼也沒有。
兄弟兩個協力做了屋子的衛生,張明博居然帶了抹布,說是家裡媽讓帶的,方便。
做完衛生,張明嶽把包袱放到櫃子裡,爬到上鋪,他決定睡上鋪了。床上褥子、床單、被子齊全,他鋪上自己的床單,躺在上面感受了一下,暗道,從現在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就算正式開始了。
下午一點,張明嶽他們按照要求,在門診部集合,胡醫生開始講解一個月的培訓流程:
“按照醫院安排,一個月的培訓分四個部分,每部分一週。”
“本週,每個人都會安排跟著一位護士,學習護理病人、包括打針、輸液一些常識問題。”
“第二週,由內科大夫給你們講解常見的內科疾病,以及常用藥物的用法和禁忌。”
“第三週,就由我給你們講解常見的急救知識,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能關乎到病人的性命。”
“第四周,由大夫給講解中醫藥物知識及常見病的中藥配方。都聽明白了嗎?”
有明白的沒說話,有疑惑的就提出了,“胡醫生,不是說中醫屬於破四舊行列嗎?怎麼還要學呀。”
胡醫生難得語重心長地說:“中醫是治病救人的,不是封建迷信,這是大家慢慢公認的,你們以後都要紮根村裡,別說你們,就是縣醫院都會出現缺醫少藥的現象,這個時候中醫就顯現出來了,咱們林縣背靠大山,山上有不少草藥可以採用,在沒有西藥救命的情況下,中藥就是救命的良方呀。”
張明嶽聽了很感慨,從原主的記憶裡可以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