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在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遷安鐵礦,大唐嶺南王,五叔在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許是兩族的人以前窮怕了,最喜歡的就是買東西,只要手中有錢,就會買成物品帶回家裡。
如果你去參觀他們的家就會發現各種物品都有不少,就連鹽巴都夠一年半載食用的。
大唐百姓這一點恰恰相反,最喜歡就是把錢存起來,習慣性一個錢當作兩個來用,永遠不願意買用不上的東西。
“見過都督!”馬周風塵僕僕的前來尋找馮戴文。
“賓王請坐,何以如此狼狽。”馮戴文見馬周雖然疲倦,但是人卻很興奮,就知道沒有壞事發生,招呼他坐下問道。
“兩件喜事,第一件薊州與幽州邊界處發現超大型露天煤礦。”馬周端起茶杯灌下一口水,長吐一口氣說道。
馮戴文看看牆上地圖,心中瞭然,那裡就是後世京都,那裡還有一個皇帝在煤山上吊,本來還打算日後派人探查,沒想到就被無意間發現了。
“第二件是什麼好訊息?”馮戴文問道。
“第二件事有點麻煩,在營州邊界處靠近奚族地界,商人前去行商,發現一個大型鐵礦,下官派人探查過,礦藏很大,而且埋藏很淺,許多地方都屬於露天就能開採的。”馬周繼續說道。
好吧,都是運氣王,遷安鐵礦也被發現了,馮戴文以前瞭解過國內所有大型鐵礦位置,自然知道遷安鐵礦,只是地處邊疆,又沒有足夠人手,不過遷安礦是最容易開採的地方之一,自然不能放過。
“不錯,確實有點麻煩,高句麗在邊界也布有重兵,如果全力開礦,他們一定會不斷騷擾。”馮戴文看著地圖眉頭不由一皺,為難的說道。
“奚人是和情況?賓王可曾瞭解過。”馮戴文放下地圖問道。
“奚人屬於鮮卑一隻,現有五部,當代酋長叫做蘇支,對於大唐說不上壞,也算不上友好,只是部族生活在山林,一向自給自足,甚少與外界交往,人口有十餘萬,這就是屬下探查到的全部資訊。”馬周屬於博聞強記之人,這些資料全在腦中,馮戴文一問,張口就回答出來。
“礦山距離他們最近部落有多遠?”馮戴文又問道。
“最近部落只有三十里路,不過他們經常放牧,打獵會跑到這邊來。”馬週迴答道。
“至於高句麗,至從契丹歸附以後,他們就在修建長城,防備大唐,現在來往商隊都不願意在去高句麗,因為稅收實在太重沒有錢賺,而且危險。
好在他們官府經常有人便裝前來互市交易。”馬周繼續說道。
“修建長城?哼,真是用心良苦啊,殺瞭如此多漢家二郎,現在知道怕了。高句麗內部可有探查到訊息?”馮戴文冷哼一聲問道。
“有!派了十多次商隊前往,貨物基本都被用來打通關係了,死了二十多人,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亂。
稅收之重,前所未有,幾乎就是百姓收入的七成,各城主擁兵自重,橫徵暴斂,加上大量賣過去白酒,瓷器,換走了他們的糧食,可以說非常慘。”馬周彙報道。
“高建武掌控不了地方?”馮戴文問道。
“榮留王高建武,到是一個有見識之人,曾多次前來朝貢,武德年間,新羅、百濟上書太上皇,說高建武封閉道路,使他們不能入朝覲見,而且多次侵擾他們。太上皇詔令員外散騎侍郎朱子奢持節前往調解。高建武上表謝罪,請求與兩國和好。
但是因為前隋幾次戰鬥,對於中原一直放心不下,從扶余,建安,安市諸城一直布有重兵,逐漸失去控制。
現在能夠掌控不過是國內,平襄這大半國土,前線基本屬於大對盧淵太祚的地盤。”馬周顯然早有研究,對於高句麗國內情況仔細的給馮戴文介紹著。
“賓王辛苦了,對於高句麗你認為他們有沒有可能出兵?”馮戴文看著消瘦的馬周問道。
“呵呵,能夠用一生所學,大展拳腳,有何辛苦可言,至於高句麗,下官以為現在他們正是惶惶不可終日,斷然不敢出兵。”馬周目光炯炯的回答道。
“嗯,你我所見略同。秋收之後,把官員重新做一下調整,畢竟契丹,突厥已經走上正規,不用太多人手去引導了,我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在遼西,這邊的事情你儘量安排就是,送一份備案到長安即可。
我會安排王彥,鄭勇等人專職協助於你。”馮戴文笑著安排道。
“哈哈,衛國剛才你還說吾辛苦,這又安排這麼多事情。”馬周哈哈笑著說道。
“嘿嘿!嘿嘿嘿!能者多勞嘛,在說這邊也只有賓王你最為熟悉我的方式,而且你又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