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在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章 倭寇當為奴,大唐嶺南王,五叔在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馮戴文在忙著看管俘虜的時候,也沒有忘記繼續派人掃蕩周邊村落,畢竟不能一直封鎖城市,那樣太消耗兵力了。
整個島根城從外面看幾乎沒有變化,城頭還是那些旗幟,只是看守城門的侍衛要高大不少,而且城牆在不斷的加厚,加高。
但是如果有人走進城池就會被抓起來,這是馮戴文故意做出的外鬆內緊,許進不許出。
有了帶路的人,每天馮戴文,席君買都會抓回來不少的俘虜,加入到苦工的隊伍中,所以從古到今,最讓人討厭,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的就是內鬼。
隨行的礦工也開始在士兵的護衛下,帶著本地人開始尋找銀礦,想來能被稱作十一世紀世界最大銀礦,範圍肯定不小,在加上大致能鎖定方圓幾十裡,在排除不可能的山脈,這就很容易了。
誰在劉仁軌再一次到來,運來兩萬突厥族戰士,讓馮戴文一直緊張的人手終於寬鬆下來,附近那五個小城也終於能夠動手了。
劉仁軌到來之後卸下物資,修整兩日就又出發了,不但帶回去了最新的訊息,還有一萬青壯,三萬年輕婦女,最主要的是幾塊巨大的銀礦石,相信再一次回來的時候恐怕就不止一點點人了。
不過反正現在已經十一月,雖然天氣不甚寒冷,但是也是很不方便行軍,正好老老實實的修城,修路,銀礦既然已經找到,當務之急就是要修建一條大路出來。
對於使用島國之人作為苦力,馮戴文沒有一點心裡負擔,能夠留其狗命,已經是最大的仁慈了,他們唯一的價值就是給大唐創造財富。
馮戴文也沒有把事情做決,讓他們滅絕,反而讓他們與家人一起生活,而且食物也沒有短缺過,有了小孩的家庭還會額外分到一些肉食,只是年輕貌美的女人,會送回大唐,由李世民安排。
島上一切都陷入有條不紊的工作當中,有了足夠的人手,原先靠近海邊那一座石山已經快要採平了,
一座石頭磊出的碼頭延伸出海二百多米,雖然說是在海灣裡面,一向風平浪靜,但還是把碼頭修得巨大,十丈寬的路面在海中顯得特別好看,猶如一把寶劍插入大海,而且還在不斷的擴寬。
以前修建的營地已經成了一個修建碼頭奴隸的住處,兩條一丈多寬的道路從營地延伸向遠方。
島根城外幾道巨大的煙柱寥寥升起,隨後被風吹散開來,這是新建的磚窯開始燒製,火山灰就是最好的水泥,正巧的是銀礦不遠處就有一座,不但提高了各種建築修建速度,而且能夠讓礦洞更加結實。
在島上,所有的大唐士兵,百姓接受最多的訓練就是如何應對地震,海嘯,所有大唐人居住地按照馮戴文的規劃,都必須要有兩種建築,平時居住木屋,颱風,海嘯來臨就要搬進磚房,不過現在只能躲進地洞。
島國在馮戴文的宣傳中就是一片被詛咒之地,這是因為這些都是罪人,不知禮儀,不懂廉恥,上天為了懲罰他們,每年都會有地動,颱風。
而大唐是來拯救他們的,需要讓他們不停的勞作,洗滌身心,淨化靈魂,三五代人之後,才會變成正常人,離開這片詛咒之地,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些宣傳出去,島國人居然比大唐百姓更加相信,而且更加虔誠,於是乎一本全新的教育大綱出現,就等著禿驢……咳咳,,和尚到來,誰讓這些倭奴就相信這些呢。
……
長安,太極殿,剛過早朝,被召見的劉仁軌緊張走進大殿,大氣都不敢出,往日殺敵勇猛的糙漢子,仿若變成了大家閨秀。
幾塊不小的石頭擺放在大殿中間,李世民並沒有去看,反而對劉仁軌溫和的說道:“愛卿是武院第一批學員,與你同期之人大部分還在學習,而汝等幾人能夠脫穎而出,可見其優秀,朕作為山長,以你為榮。”
劉仁軌激動不已,伏地大聲說道:“微臣願為聖上肝腦塗地,為大唐死而後已。”
“哈哈!愛卿平身,這就是倭島挖出的銀礦?”李世民滿意的大笑著問道。
“回稟聖上,這就是!而且是地面挖出來的,據探礦師所言,礦石原本越是往下所含銀純度越高,而那一片大山,幾乎純度都一樣高,能夠從不同地方同時開採,只要人手足夠,一年幾百萬兩都可以挖出。”劉仁軌起身恭敬的說道。
“呲!”饒是大殿留下之人都是經歷大風浪之人,還是被這個數量嚇了一跳。
“微臣以為,如此重地,當加派人手,而且突厥族歸於大唐之後,用於修路的人太少了,有幾條路都快停下來了。”長孫無忌掌管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