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在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7章 近況,大唐嶺南王,五叔在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世民按照馮戴文提交的配方,讓科研院進行實驗,把小麥精粉,炒熟之後,加入霜糖,羊奶粉,豬油,扮著塊狀,需要的時候,用開水沖泡一番,就能夠食用,雖說味道不怎麼樣,有一點古怪,但是讓人體力不減。無論是當作軍糧,還是食物,都是上佳。

乾麵條,直接用油炸熟,簡易的泡麵就出來了,同樣開水沖泡,加上鹽,就是一道熟食,而且最關鍵的是易於儲存,運輸。

做好的食物,至少要比直接運送小麥,更好一些。

經過商議之後,李世民下旨,就在象林郡(林邑)建立泡麵作坊,同時加大運送到天竺,換取天竺的糧食,金銀。

南海建立了補給點,往來十分方便。

現在的嶺南,已經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地方,尤其是交州,廣州兩地,交州是最大的人口集中地,也是糧食,水果罐頭最大生產基地,最大,對多的鹽場,也是在這裡,還有船廠,雖說蒸汽船出現了,但是木船也一直沒有停止製作。

現在由嶺南通往南洋,林邑,江南,長安,遼西,倭島道的船隻,有千料大船五百有餘,可以說每天都有船隻來往。

廣州就是由此建立的港口,也是兩大霜糖生產基地之一,另外一處就在江南。

而由嶺南製作的專用撲魚大船,已經有一千多艘,現在可以說能夠坐船不暈的人,都是船隊招募物件,水師水手,運輸水手,撲魚水手,都需要大量招人。

現在每年由遼西渤海灣,嶺南,南海捕撈的魚,已經堪比一個州道的糧食產出,更加豐富了百姓的生活,讓現在有了餘錢的百姓,還能吃點海味。

嶺南人工養殖珍珠,海帶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不過產量不大,也是作為嶺南特色,並未對外公佈,這也是因為產量。

產量不高,公佈出去百姓還不如種地,數量多了,價格就賣不起來,這是常理,而現在作為嶺南特色,稍微貴一點,大家都能接受,而且也是讓本地百姓多一份收入。

江南終於彰顯出了潛力,三季稻全面鋪開,家家戶戶皆有餘糧,水果,蔬菜,有了官府提供的種子,房前屋後都種滿了,家禽飼養,尤其是雞鴨鵝,每一戶都有不少。

專業養殖戶也由此而生,一個小地主,原本只有幾十畝地,幾家佃戶,現在按照官府要求,把佃戶放了,買了十多個俘虜,僱傭了幾個大唐百姓,在種了一年三季稻,水果,蔬菜之後,發現糧食太多了,一年產出,交完稅之後,還有大量剩餘,完全夠一大家子吃兩三年的,而且明年還會增加,不由得出現幸福的煩惱。

原本還想把多餘的糧食賣成錢,但是由於家家豐收,市場上糧食價格下降得多,賣的話感覺心痛。

也許你會說價格低一點,為何就不賣了,官府一直在收購呢,這也是因為百姓都窮怕了,好不容易有了餘糧,那裡還捨得賣,交完稅,多餘的都存起來了。

當然也就不會在買,官府雖然在收購,但是價格都是比著市場價格來的,而且檢查嚴格。

至於商人,雖說也在收購,不過現在豐收當然就要壓價格,而且現在商人更喜歡收購的是其他值錢的物品,對於糧食這種,價格不高,運送麻煩的東西,已經很少有人收購了,因為現在大唐是完全不允許糧食賣出國內的,比鐵器管控還要嚴格。

於是這個叫朱有財的小地主,靈機一動,開始了大量養殖家禽,在聽說了長安有山莊套種養殖,特意花了半年時間,前去學習,回來之後,又僱傭了幾個突厥人。

利用江南水鄉的優勢,引流一條小河,沿著他的土地,有三里路長,全部養上了魚,種上了蓮藕,還養了鴨子,鵝。

經過三年發展,現在有了上萬只鴨,數千鵝,每年都還在增加,早已成了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

在他的帶領下,附近幾個村莊都跟著學習,現如今,朱有財還建立了作坊,把鴨蛋,鵝蛋做成皮蛋,肉做成醃肉,遠銷南洋,而且現在每個月都有專門外地商人,前來收購鴨毛,鵝毛,這些都是做羽絨服的上佳材料。

現在冬天皇家,勳貴,早已不愛穿棉衣了,羊絨做的內衣,鴨絨做的羽絨服,上等皮毛銷制的外套,這才是身份的象徵。

羊毛線衣,棉衣都是一般百姓最愛,至於劣質棉衣,那都是給俘虜穿的。

遼西結構就比較單一,港口的漁業,煤礦,鐵礦,在加上現在擴散到幽州的農業種子培育基地。

遼西糧種,除非是新品種,是一比二的比例換出去,每年老品種全是一比十,一斤糧種,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