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律香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試探的效果,帶著紅樓闖三國,北魏律香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薛寶釵的這番分析,秦真心頭沉重。
事情如果只是皇帝聽臣下說的,那還好辦。
一些臣子對皇帝說,這件事情,要這麼辦,皇帝聽了,心動,想要執行。
那麼,另外的一些臣子,說這件事情,要那麼辦,那皇帝,也是有可能被說動的。
因為事情不是出自他的本心,那自然是誰說的好聽,誰說得有理,皇帝聽誰的。
但如果一件事情,是皇帝心裡想要去做的,那麼,情況自然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皇帝一定時會執著地去想各種辦法,來達成他的目標的。因為他的權力大,想做什麼,理論上都可以。
這樣,他們這些想要勸諫的皇帝人,就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對皇帝的想法,進行改變。
伴君如伴虎。
“皇帝看問題,就不能長遠一點嗎?”
秦真是悶聲悶氣地對薛寶釵說道。
這次的遷都事宜,的確非常不妥,秦真並不想同意皇帝這麼做。
但是皇帝就是皇帝,他不想同意,也沒這麼大能量,能對皇帝禁止啊!
薛寶釵說道:“皇帝眼光也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次,他可能是帶入了私人情感,所以他的眼睛,這時已經被情感矇蔽了,很多事情,他根本看不到。”
長安,這可能是劉協的恥辱之地,所以劉協想要逃離這裡,逃離董卓的陰影。
所以,他遷都的念頭,才會這麼強烈。
而呂布他們一說,劉協的這種念頭,就更加不可遏制了。
這是由他自己的心魔牽動的,絕不是隻是別人進言,他就會聽。
“我們還是據理力爭吧!雖然這樣不會討皇帝的歡喜,但是,現在遷都,卻絕對不合時宜。”
“如果能夠說動皇帝,暫緩遷都,雖然對我們自己,不是好事,但是對整個天下,對全域性,卻是利大於弊。”
“我們雖然暫時得罪了皇帝,但以後,他也許會明白,這事,到底誰對誰錯。”
秦真是對薛寶釵說道。
這話聽起來很對,但是薛寶釵卻皺眉道:“憑什麼我們要為國為民?”
秦真這話,聽起來的確夠高大上啊!
對他們沒好處,對全域性有利,他們這不是為國為民嗎?
秦真無奈地說道:“我們不是為國為民,而是,誰也不知道,皇帝現在做這事,會牽扯出什麼事情來?”
“國家現在這麼混『亂』,這麼虛弱,皇帝他還這麼做,如果引出混『亂』,那時怎麼辦?”
“我們勸止了皇帝,就是制止了動『亂』,這對我們自己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因為我們也無法預知,我們在動『亂』之中,會落得一個什麼樣的下場。如果把動『亂』抹滅於無形之中,這對我們,不是更為有利嗎?安全第一呀!”
秦真是慢慢的把話,給薛寶釵說清楚。
他的這一番話,倒是也有道理。
動『亂』不是隻會對天下人不好,對他們同樣也會不好。誰也無法保證,他們在動『亂』中,不會受到牽連。
薛寶釵對秦真的這番話話,無法反駁。
時天下共分十三州,幽州、冀州、青州、兗州、豫州、幷州、涼州、益州、荊州、揚州、交州、徐州。
另外還有一個司隸州,司隸州相當於現在的首府直轄市,統領全國。
但這時天下已『亂』,各州之中,已經有人擁兵自重,不聽皇帝指揮。
劉焉已經佔據了益州,割斷了中原的通道,和中央已經沒什麼聯絡了。
其他各州,也是互相攻伐,爭權奪利,完全不把中央放在眼裡。
這時候的大漢形勢,頗有點東周列國的意思,下面的人各自為戰,皇帝只是一個空架子。
雖然地位尊崇,但是,實權,卻都在下面的州刺史的手裡。
中央沒有能力制馭地方,最後的結果,也就只能是如此。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皇帝已經不能掌控這天下的局勢了。
但是中央這次的遷都意圖傳達下去之後,卻還真有人交錢交糧的,以示對中央支援。
司隸的馮翊,河東,河內諸郡,都是把本年的應交財政,上交到了朝中。
北海的孔融,雖然距離長安夠遠,但也是將賦稅錢糧,派專人送達。
遷都的意圖,雖然皇帝還沒有以正式檔案,明令天下,不過,私底下的議論,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