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律香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話不可說滿,帶著紅樓闖三國,北魏律香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上想變革的人多了,哪一個是有好下場的?成功的又有多少?
秦真雖然不認同楊彪的話,但是他也不會跟楊彪說話太深的。
少惹麻煩。
但楊彪這時候還在繼續和他說話。
“鎮國公少有偉略,威震四方,若是能夠心懷天下,必能建立豐功偉績。假使保得這朝廷穩定,天下太平,則黎民百姓,必能因此得福。而鎮國公也必將功德無量。”
呃,楊彪這是來跟他談穩定朝局的事情嗎?朝廷的局面穩定了,他們的工作也好做了。
楊彪其實是想為天下做點事情的,雖然他基本的認識是錯誤的,但是那只是因為他歷史的侷限『性』。
古人計程車大夫,對於當時的事情,怎麼可能看得清?
後世的秦真,胸無點墨,之所以對這時的時局,比楊彪看得透徹,那是因為他有別人的觀點。
對歷史時局的弊端,早有幾代人的研究結果,他還需要有什麼洞察力?
土地兼併的害處,是其他人早給秦真總結了,根本不需要他去分析。
只可惜他雖有結論,卻無法撼動這個時候整體的階級利益,所以,改革也是發動不起來的。
而楊彪,雖然也是心懷天下,可是認識不到事情的根本矛盾,在錯誤的路上,卻堅信自己是對的。
這樣下去,他又能做出什麼事情來呢?
即使暫時起到了一些效果,矛盾長久積蓄起來,到最後卻是又會爆發。
所以歷史上的王朝,每一個都是陷入了這一個死迴圈,無法擺脫。
秦真也沒辦法。
而楊彪這次來的目的,這個時候也是很明顯,就是來遊說他,讓他忠心地替皇帝穩住局勢,好讓他們這些老頭子,放手去幹。
他們有能力治理國家,但是沒能力保證這個國家的政治穩定。所以需要一個強硬的武人系統,為他們的行政綱領,保駕護航。
因為再好的措施,沒有一個和平的環境,也是實施貫徹不下去的。
而楊彪對秦真,倒是沒有懷疑,他認為秦真還是可靠的。
秦真能甘於放權,這就是沒人能做到的,秦真的人格,由此可見一斑。
但是年輕人,『性』情難免會變的。而且秦真還年幼,未免也不會受到什麼人的影響。
若是被人把他給帶歪了,那後果也就很不好了。
所以楊彪此來,是要給秦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讓他憂國憂民,忠心為皇帝效命。
感覺到楊彪的這個意圖,秦真是隻能無奈失笑。想要他為皇家效忠,那是不可能的。
秦真受的教育,就讓他不可能做一個忠臣。
他對皇權,沒有敬畏之心,怎麼可能真正忠於皇帝?
秦真所做的,只是不想讓自己過得太壞,他要讓自己過上穩定,沒有危險的生活,所以他才做了這一切。
他這麼一路行來,真正說起來,所做的一切,都其實只不過是為了自保。
但是面對楊彪,他也不會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不敬皇帝,那可是大罪,大不逆,要砍頭的。
他這種思想,怎麼能隨便跟人宣講?
“太尉所說,小子能力單薄,恐怕難擔大任。不過能力所及,我倒是會竭盡全力,不敢稍有懈怠。”
秦真是道。
說的不錯,既謙虛了一番,還表明了心跡,楊彪怕也是找不出他話裡的『毛』病來的。
楊彪聽了秦真的話,不住點頭,孺子可教。
對於秦真,楊心裡更多的是信任。但是這種信任,也還是要用更多的交流來鞏固。
不然兩邊生疏了,秦真少年心『性』,一步行差踏錯,那最後會倒向哪一邊,可就很難說了。
所以楊彪是決心要和秦真多結交。
這次藉著大雪封城,楊彪也有時間,所以就來秦真這邊走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現身說法,來給秦真洗腦,要讓秦真做一個忠臣孝子。
秦真這麼一個小孩子,本『性』純良,被他教導到正確的道路上去,還不容易嗎?
這是楊彪此來的想法。
但是秦真本來的本體,可不是這個年紀,楊彪想用古代的那一套忠孝仁義理論來忽悠他,那可真是還不能夠。
“鎮國公年紀輕輕,為人謙遜,品『性』低調,真是百年難得一遇啊!老夫恨不能有子如此,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楊彪果然為秦真的回答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