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律香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地的爭端,帶著紅樓闖三國,北魏律香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過陛下!”
秦真進入到裡面,不知道這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心中疑慮,但還是先給皇帝行了禮!
“給鎮國公賜坐。”
皇帝讓秦真起來。
“陛下,此事不在朝堂上廷議,卻在此處私決,臣以為不妥。”
秦真才坐下,看看人似乎是基本到齊了,侍中胡邈出列,對皇帝進言道。
“這有何不妥?”
皇帝問道。
“陛下,各朝中大臣,皇親國戚,原本就有官田。但是人心貪得無厭,各處貴胄,都在大肆斂集土地。致使天下平民,相聚失去土地,他們被迫從自己的土地上離開,流離失所,以致釀成黃巾這樣的巨禍。”
“假使天下之民,都有地可依,則雖有人登高而呼,也必沒有人會起而響應,黃巾安得而肆虐耶?所以抑制土地兼併,可以說是已經刻不容緩。”
“太尉楊公,太僕韓公,還有司馬王公,我等都是看到往朝土地之策的餘禍,所以這一次,才是制定新政,限制此種土地強取豪奪之事。這對家國天下,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伏貴人內兄伏德,卻是對此置若罔聞。新政下發已有一段時日,他仍然在藍田,強取民田。”
“在此新政才要推廣之時,伏德如此頂風而上,實在讓人難以理解。陛下要整肅朝政,重振國威。但是對於政策的推廣,力度卻是如此之弱,試問陛下何以振朝綱,何以興天下?”
“陛下,您可不要因小而失大啊!”
胡邈是侃侃而談。
看來這是在討論伏德圈地的事兒,胡邈大概是在彈劾伏德,而皇帝因為伏壽的關係,想包庇伏德。
新政,是在秦真穩住了京城局勢之後,由楊彪韓融等人擬定協商,最後推廣天下的。
土地的亂象,當然讓他們這些人,也是看出了其中的弊端,所以他們打算剷除這個國家的癰疽。
這些事秦真也是有所耳聞的。
但是他只是一個國公,國家的行政規劃,似乎輪不到他去插手,所以這一塊,秦真倒是一直都沒有去特別關注。
但現在看,新政的推行,顯然是遇到了阻力。伏貴人的兄長,帶頭違反了新政,這事,就麻煩了。
皇帝不願意處置伏德,這事如果在朝廷上說,那伏德就沒有了退寰之地。
皇帝特意把這事壓下,拿到這偏殿裡面來說,就是想要私下協商解決這件事。不願意伏家因此事而顯得太難看。
皇帝是藏有私心的呀!
秦真算是看明白了。
“但是據伏貴人內兄說,此事並非是如此啊!藍田那些土地,並非是他強搶別人而來,乃是原本就是無主的土地,又在他家土地旁邊。他家不忍心讓良田荒棄,因此墾殖,這怎麼算是強取民田,抵抗新政呢?”
皇帝還是在為伏德爭辯。
“咳咳,陛下,此處有那些土地原主人張家的訴狀,輾轉落於吾手,其中就控訴了貴人內兄伏德強取豪奪民田的事實。”
“人家的訴狀之中,明明白白寫了,那些土地,都是他們先祖遺傳下來的,地契文字都有,這些還能作假?如果是無主荒地,人家又如何會來討還?此其中,必然是有人在……說謊!”
皇帝在為伏德抗辯的時候,太僕韓融也是出列,為胡邈造勢,而且,他還拿出了證據。
這下,伏德的罪名,算是逃解不開了。
“這個,給我看看。”
皇帝是隻好說道。
宦官從韓融手中,把那捲黃絹拿了過去,遞給劉協。
劉協仔細看了看,然後他又遞給秦真,問:“鎮國公對此事怎麼看。”
秦真拿過黃絹來,仔細看了看,有些頭大。古代文體有些拗口,他要真的用心,才能稍稍看懂。
“這訴狀裡是說,伏中侍所有的那些土地,是張貴家的嗎?”
秦真是問眾人。
張貴,自然是寫這訴狀的人。但是看來這張貴也不普通啊,竟然找到了韓融這條線。
秦真心裡也有些計較。
“正是。這張貴有田產地契,官方文書,豈能有假?伏德這件事情,做得太也過分了。”
韓融是說道。
“哼哼……”
秦真輕哼了一聲,然後說道:“張家的土地,只怕是拋荒了吧!不然,怎麼會讓別人開墾了去?”
“現在京師人口稀少,很多大家,擁有土地,但卻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