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律香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走向太平時代,帶著紅樓闖三國,北魏律香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真現在也要搏愛才的美名。

殺袁紹公孫瓚的時候,秦真是要立威,告訴別人,他可不是那麼好說話的。

然後現在,他又要告訴別人,其實他也是很愛才的。

如此恩威並施,他應該能夠震懾、或者是吸引一部分人的吧!

如果不能,那就殺。

紀靈張是被帶了上來,秦真面向他們,坐在上面。

看了看紀靈,秦真說道:“紀靈,你親手殺了袁術,是不是想要投降於我?”

紀靈無話可說,殺了袁術之後,他其實已經可選的路不多。

不投降秦真,能夠說明他忠於袁術嗎?忠於袁術,為什麼一刀將袁術殺了?

現在紀靈是左右得不到一個忠臣的名聲,迎接他的,是天下人的唾棄。

跟著秦真,說不定他還能夠得著一個擇明主而棲的美名!

紀靈是垂頭喪氣。“鎮國公,某……願降!”

他這話說的是有氣無力。現實所迫,他實在是被『逼』無奈。

張呢?

秦真又把眼睛瞧向張。

張看秦真看向他,而且袁術原來也不是他的主公,他是指望袁術能夠為袁紹報仇,這才是跟著袁術的。

此時袁術被秦真設計殺死,他再一次成為了無主之人。

想想秦真的手腕,連董卓、呂布、袁術、袁紹、公孫瓚這些人,都不是他的對手,張眼一閉,嘴一咬,心一橫。

他是說道:“末將,也願降!”

人,有時候不得不選擇屈服。

紀靈張兩個都降了,其他的武將,降不降的也就無所謂,不降的,難道是想找死麼?

秦真又是看向楊弘和閻象。這兩個人能拉攏,當然最好,拉不攏,也就算了。

好的謀士秦真又不是沒有見過,被他殺了的也不少。能留的就留下。留不住,威脅又太大的,就除掉。

反正秦真是不會給自己留下什麼不可預測的風險的。

“楊公,閻公,兩位可是願意出山,輔佐皇帝陛下麼?”

對文人,需要客氣。秦真並沒有說讓他們投降,而且問他們是否願意出來,輔佐皇帝。

以前皇帝身邊,都是一些野人,天下文臣謀士,輔佐皇帝,也不是真在為皇帝效力。

所以那時候大多數的人,都不願在皇帝身邊盡忠。

現在皇帝身邊,有秦真在輔佐,皇帝也能暢行自己的權力,還能保持皇帝的威嚴。

秦真從各方面看來,都是一位真正忠於漢家皇帝的忠臣。

楊弘和閻象現在歸順皇帝,為皇帝效忠,那可是正當時候。他們可以真正為皇帝效命。

所以他們兩人幾乎沒有什麼猶豫,就答應了。

“吾等願意忠於陛下,聽從鎮國公調遣!”

兩人答應的如此痛快,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

這個小小的鎮國公,辦事還挺講究,竟然不說他們倆願不願歸降,只問他們願不願出山。說話超好聽。真是不錯。

兩人心裡是感覺非常熨帖。

秦真也很滿意,感覺自己這樣打著皇帝的旗號辦事情,就是爽。

這天下間的文臣武將,為皇帝所用,是天經地義的事。

原來的歷史上,各方勢力,文臣武將,誰也不服誰,那就是因為,大家都是各為其主,沒有人覺得,對方有讓自己效忠的資格。

誰都不算是真正的正統,那各方英豪,當然就不願意為自己不認可的勢力效命。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秦真現在是為皇帝辦事,秦真問這些人是不是願意為皇帝效命。這些人能夠怎麼回答?

為原主盡忠效命,這就是忠臣良將?你將皇帝置於何地?

不忠於皇帝,忠於自己的主公,這樣,也算是忠臣?

現在皇帝並沒有做天怒人怨的事情,並非是紂桀之君,天下人有什麼理由,自立新主?

不忠於皇帝,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不忠吧!

所以秦真這個時候,舉著皇帝這杆大旗,真是能一網打盡天下魚!

“徐將軍,張將軍,此間的事已了,汝等去準備班師回朝吧!我也好去向皇帝交差。”

秦真是向徐晃和張濟吩咐道。

打仗無論如何,都不是一個好差事,秦真可是不願再做這樣的事情。

這次鬥倒了袁術,希望不會有人再來為難他們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