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即心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3章 無人可擋!,重生浪潮之巔,佛即心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不說,朱院長說出的問題十分致命,甚至目光已經放到了數十年之後。

就如同前世一樣,華夏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似乎是指日可待,即便是對華夏再挑剔的人,都無法否認這一點。

但這是否是華夏人心目中的崛起,大概未必。

最起碼在方辰的心目中,華夏初步崛起的標誌,是經濟總量超過美國的兩倍,人均達到美國的一半。

然後科技,金融,軍事,文化等等全面超越美國。

有人甚至會認為後四者比經濟還要重要,但其實這是一個先有雞,才有蛋的問題,只有經濟總量超過了,後四者才有超越的可能。

原因也很簡單,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是錢。

不管是科技發展,還是金融創新,甚至軍事鬥爭,乃至於包括哪些所謂的文化人,大師奔的都是錢。

換句話說,錢就是梧桐樹,有了錢才能吸引到金鳳凰來。

為什麼前世,高階人才大量的拋棄家鄉,孔雀東南飛,不就是因為南方地區給的工資高。

如果家門口能找到相同待遇的工作,誰願意背井離鄉的跑到外地去。

甚至哪怕差一點都行。

但問題是別說差一點了,就是差十點的工作,他們在本地也找不到。

然而此時華夏的經濟高速增長,如果說到根本,那就是華夏工人的價效比高,以及華夏持續保持科技創新,攻克了一個個的攔路虎。

至於其他的,到真的未必了,因為總體而言,華夏的運輸成本,電力成本,天然氣成本,土地成本,金融成本等等其實很早就有高於歐美髮達國家的苗頭了。

另外要注意,方辰剛才說的是華夏工人價效比高,並不是工資低。

因為工資比華夏低的國家,一抓一大把,暹羅、安南、天竺等等這一票東南亞,南亞國家,甚至拉美地區的工人工資水平都比華夏工人要低的多。

至於非洲更不用說了。

但這些地方的工人相比於華夏人來說,更為懶惰和愚笨一些,甚至不知道紀律是什麼,三天打魚兩天嗮網者比比皆是,再加上國際政局混亂,所以並不是什麼投資建廠的好地方。

而歐美國家,工人的水平技能其實是比華夏要高一些的,政局也穩定,但為什麼也紛紛製造業空心化,顯然是因為工資太高。

這麼高的工資已經無法讓他們去生產一件售價才幾十塊錢的衣服襯衫,甚至連幾百,幾千塊錢的電器都無法生產。

科技創新方面,其實也很好理解。

就拿華為來說,華為從最早購買香江的交換機,貼上自己的牌,做二道販子,然後一步步的自己研發二十四門交換機,百門機,千門機,萬門機,2G、3G、4G、最終在5G時代成為世界第一通訊裝置企業。

在這個期間,華為不知道攻破了多少科技難關,又有多少國外發達國家通訊企業因此而黯然失色,甚至破產死亡。

之前在華夏肆虐的這八家國際通訊巨頭,在後世,基本上已經死的差不多了,即便沒死,那也只能說在苟延殘喘。

而像這樣的例子,在華夏比比皆是。

從這個角度來說,華夏是發達國家粉碎機,絕對不是瞎說。

但像5G這些華夏是做到了,可有一些科技產品,有可能華夏窮極數十年都無法做到。

比如說晶片。

首先晶片是個贏家通吃的科技產品,老二如果拿不出跟老一比肩的產品,連喝湯都夠嗆。

再加上英特爾,高通所具有的先發優勢,以及龐大的,每年上百億美元的科研資金投入。

這就造成一個讓華夏很尷尬的事情,那就是華夏必須每年投入鉅額的資源,比上百億美元還要多的資源,才有追趕上英特爾和高通的可能。

畢竟人家本來就已經領先於華夏,不投入的比人家多,憑什麼追上人家。

但是問題來了,英特爾和高通每年投入上百億美元,是能掙到錢的,是盈利的,是正迴圈的。

而華夏這邊卻是自掏腰包。

且不說這麼多錢,願不願意掏出來,就說十年如一日的虧損,見不到盈利的希望,就很難有人能堅持下來。

這是為什麼,這些年,上面沒少提華夏晶片自產,解決華夏晶片對外依賴度高的事情,但基本上都沒有實現,即便偶爾有所成就,但是沒過幾年就再次拉胯的原因。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華夏人工資水平的提高,華夏工人的價效比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