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即心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8章 黃宏年,重生浪潮之巔,佛即心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上,莫斯科酒店,十三樓宴會廳。
光芒在圍繞著宴會廳水晶大吊燈的扇形薔薇花,以及玻璃幕牆泳池內的手工陶瓷錦磚之間相互反射,並不明亮的光源卻將宴會廳照耀的熠熠生輝,光彩奪目,顯示了建造者巧奪天工的設計理念。
餐廳門口的服務員,時不時的朝裡面望一下,想要多看一眼方辰這位在俄羅斯,有著不少神奇傳說的首富。
年輕帥氣,多金,而且跟諸多大人物交好,在傳聞中,這位年輕的華夏人,背後站著葉利欽總統。
方辰除了年齡有些太小之外,似乎已經可以稱之為完美情人了。
“方總,您實在是太客氣了。”黃宏年看著眼前琳琅滿目的華夏菜,開口說道。
方辰微微一笑,“黃先生,離開華夏這麼多年,應該對這一頓家鄉飯,別有感觸吧。”
說完,方辰上下打量著這位極其富有傳奇意味的存在。
就如之前所說的,方辰看重的並不是眼前黃奕聰,而是黃宏年自己。
黃宏年雖然是印尼人,但是父親卻是土生土長的胡建省鯉城人,母親同樣也是華人,所以說黃宏年有著標準的華人血統。
所以在黃宏年十來歲的時候,他父親就將其送到了高幹子弟雲集的燕京26中,後來黃宏年還當過紅衛兵,甚至還下過鄉,做過知青,簡直和那個年代華夏人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黃宏年是生在印尼,長在華夏,和一般的外籍華人並不同。
而且黃家的金光集團還在國內大量的慈善捐款,從1992年算起到2009年,在華總捐款超過了六億,2004年獲福布斯華夏慈善榜外資企業第二名,2005年獲胡潤百富華夏慈善榜第一名。
所以方辰把華夏稱為黃宏年的家鄉,似乎也沒什麼毛病,他實在是看不出黃宏年和一個華夏人有什麼區別。
至於說黃宏年自己,有什麼能被方辰看重的,那就是在國內改革開放,國企兼併的大浪潮中,黃宏年基本上可以算是吃掉最大一塊的那個,能與之比肩,沒有幾個。
當其回到華夏之時,他那些已經當上領導職務的學兄學弟,很自然的給他提供了大量的方便。
在方辰的記憶中,其至少收購過三百多家國企。
除了其龐大的關係網之外,另外一個就是,黃宏年背後的資本太過於雄厚了,除了自家的金光集團,還有李超人的和黃公司,美國摩根士丹利集團,東倭的伊藤忠財團等等。
這些企業投資了一個叫做香江華夏策略投資公司,簡稱為華策,由黃宏年執掌。
黃宏年一出手,便就是大手筆。
在祖籍鯉城,市裡一二把手希望他在鯉城搞個專案,黃宏年就問,市裡一共有多少個廠。
市裡說,四十一家。
黃宏年大手一揮,一起全合了行不行?
市裡向省裡請示,兩天後,省裡同意簽訂意向書,並且在7月1日前夕,在香江正式簽下了合同,作為給黨71週年的獻禮,這哪是一個外國人會想到的事情。
最瘋狂的是在大連,一口氣吞下了一百多家國企。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黃宏年收購企業,是出了名的人不換,事不管,人還是企業原本的管理人員,業務也沒有做出任何的改變,黃宏年所做的只是派幾個財務在諸多公司中游走。
用一堆真金白銀,來換一張輕飄飄股權證明。
而企業得到了資金注入不說,還擺脫了上面的諸多婆婆,從需要向輕工局,商業局等政府機構負責,變成了只向黃宏年負責。
企業彷彿一下子就迸發出了無窮的活力,這被稱之為華策現象。
至於說,華策具體是如何盈利的?
華策將這些企業收購之後,就開始打包上市,甚至出售,華策看上的企業,基本上都是本身就具有不錯盈利能力的企業。
在華策將其盤活之後,因為企業在短時間內爆發出了無窮的能量,那麼在股市的表現自然也就很好了。
華策藉此牟取鉅額利潤,有人統計過,華策在1991年的時候,還虧損了一千多萬港幣,但是在其進入華夏之後的第一年,便盈利了三個多億。
直至97年金融危機爆發,黃宏年損失慘重,再加上國內已經開始質疑華策是在挖國家牆角,使民族經濟受到了外資的巨大威脅。
所以黃宏年就從華策退出,但其透過這些年的收購和售股行為,獲利超過二十六億,至於說背後的其他財團獲利多少,就不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