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即心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4章 解惑,重生浪潮之巔,佛即心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鄧軍逐漸落寞的神情,方辰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他懂鄧軍的意思。
他之前就想到了,鄧軍看到小霸王現狀,會對他的思想造成衝擊。
這種類似於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衝擊,大概是這個時代的最重要的特徵了,冷戰的鐵幕從此崩塌!
現在鄧軍的感受,大概就如同戈爾巴喬夫看到沃爾瑪琳琅滿目的商品後,掩面而涕時一般。
在戈爾巴喬夫看來,這些商品比核彈的威力還大,於是他開啟浩浩蕩蕩的變革之路,直至把蘇維埃送上斷頭臺。
方辰沒法評價戈爾巴喬夫的做法,畢竟他只是在歷史上的十里路口選了一條路,然後走下去而已。
作為後來者,自然清楚這是條不歸路,而對於當時的戈爾巴喬夫來說,他所看到的是一條寬廣的大路。
甚至有時候,方辰覺得這對於戈爾巴喬夫來說,這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只要任何一個有良心,心懷國家和人民的人,在看到自己國家的人們,缺衣少食,而所謂另一個主義的人,各種吃穿用具多的用不完,甚至可以隨意的浪費,都會萌生這樣的想法,對自己長久以來所堅持的信念有些動搖。
甚至,太宗為什麼會毅然決然的開啟改革開放,就是因為他知道,沒有什麼比人民能吃飽飯更重要,吃飽飯是比天還大的事情。
只是說戈爾巴喬夫覺醒的太晚,而且活幹的太糙了。
畢竟像華夏民族這麼優秀的民族不多。
華夏民族自古就講究相容幷蓄,海納百川,對於外來文化更是能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再簡單的說,就是一個變字,知道什麼是時移世易,可以隨著環境的改變來改變自己。
這一點從華夏人對《易經》的推崇就知道了。
《易經》作為華夏第一經,它是群經之首、也是群經之始,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裡發源出來,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是諸子百家的開始。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思想,五千年前,我們和古埃及人一樣面對洪水;
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一樣鑄造青銅器;
三千年前,我們和古希臘人一樣思考哲學;
兩千年前,我們和羅馬人一樣驍勇善戰;
一千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一樣無比富足;
二十一世紀,我們和美利堅一較長短!
五千年了,華夏一直是世界的牌桌的玩家,可對手已經換過好幾輪了。
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華夏一直求變,以前是,現在更是!
慘痛的近代史讓華夏人更清楚故步自封是什麼下場!
“鄧廠長,真的,一切都會好的,電話裝置廠會好的,我們這個國家更會好的。”方辰認真的說道。
鄧軍看了方辰一眼,然後幽幽的說道:“我也相信一切都會好的,只是怕我看不到那一天啊。”
方辰撇了撇嘴,看鄧軍之前的模樣,他還真以為癌症對鄧軍沒一點影響那。
“您老就好好養病,我問過醫生了,只要您配合治療,再活個一二十年的沒一點問題,那一天肯定能看到的。”方辰安慰道。
“行了,不跟你說這些小事了,你的公司我已經看了,很不錯。”鄧軍正色說道。
對於鄧軍的誇獎,方辰並不意外,雖然現在的小霸王還做不到像前世那樣,發獎金都要用報紙包著,可是如果跟周圍所有的製造業相比,方辰可以保證,各種福利待遇都足以秒殺他們。
畢竟他的心還沒徹底黑掉。
“那您的意思是,同意我收購電話裝置廠了?”方辰笑著問道。
鄧軍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他同意,他怎麼可能不同意。
說實話,看過小霸王的情況之後,他真為自己之前跟方辰討價還價而感到臉紅,簡直就是乞丐跟縣太爺討飯,卻怕吃不飽一樣。
他之前要求了那麼多,無非就是讓電話裝置廠的人有口飯吃而已。
可是現在方辰卻已經做到了名下企業職工,人人小康了。
根據今年中央、政事堂提出小康社會的16個基本檢測和臨測值,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城鎮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等一系列標準。
現在方辰名下企業的職工,可以說是人人達標,像一些中層幹部甚至都已經說是富豪了,一個月掙一兩個萬元戶,這不是富豪又是什麼。
而對於他來說,電話裝置廠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