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環三謀回趙姨娘,仁大豪言赴浦東
趙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四章 環三謀回趙姨娘,仁大豪言赴浦東,紅樓之魯智深在榮國府,趙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個是實打實的三年期滿,我這孝順名聲誰不知道?” 賈環在王仁車廂中灌了兩杯熱酒,捧著手爐樂呵,道:“如今好不容易下山來,就是代修、代儒兩位太爺,在都中也該要幫我說句好話才是。” 王仁看著油光滿面,不見半點守孝辛苦的賈環,不禁嬉笑道:“那可就講錯了,我聽說你們家那個代儒今年病死了,想來另外一個也差不多。這兩個去了,同輩的誰肯直起身幫你?” 賈環聽得一怔,旋即大感可惜。 本來這些個老貨個個都喜歡仗著輩分,要下頭的人守規矩、求公正,平時看著礙眼。但幫著分家產的時候就可親了,賈蘭那邊做主的大嫂子李紈畢竟是外姓人。 “聽說那家子是因為些什麼事,原本惹了那賈璉?” 王仁放低了聲音,頗感興趣問道:“是不是府裡拿他家出氣?” 賈環道:“哪裡的事?別人不知,我還不知道?代儒那老爺子算是國公爺的座師,想他連焦大都好生養老送終,誰信那些個風言風語。” 王仁不知焦大是哪個,只冷笑道:“常言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他要是真好心,你們兄弟個個都有官身,偏偏落下你一個?別人都說這位不守規矩,依我看,最收規矩的就是他了,誰叫你是姨娘生養的,本來貼幾畝田地就該出來。” 賈環聽得鬱悶,搖頭勸止道:“這事背後嚼一嚼話頭也就罷了,要是傳到國公爺耳力,可不是好消受的。” 王仁道:“你也是個沒骨頭的,背後聽兩句也怕?” 賈環笑道:“可不敢受這個,仁大哥到底是國公夫人的親哥哥,遭國公爺動了幾次手都還活著,我卻沒這個本事。” 王仁被揭了短,又惱又怒,一時不說話了。 馬車踏雪進來石頭城內,眼看著賈環借住的榮國府老宅在望。 王仁才是再開口道:“別的先不說,我原是好心來尋你做生意。” 賈環問道:“什麼好事?” 王仁道:“朝廷在大江出海口興建縣城,那邊天南地北的貨物不消說,安南人、朝鮮人還有各國的紅夷人都有,賺銀子的機遇最多。” 賈環點頭道:“我也聽說了那邊的名聲,仁大哥家祖上正好又是管海的,肯定有得賺頭。” 王仁笑道:“所以我才來同你商量,眼下就少些本錢。你家上頭的老爺如今乾淨去了,等分了家,你那些銀子在哪使不是使?” 王仁家裡說是都統制縣伯之後,但也只是面上好看,家裡的下人臃腫,進項一年少過一年。 幸好一家子是在金陵本地住著,早年間還有王子騰的接濟,不然怕真是要到寅年吃了卯年糧的地步。 是以王仁是真沒賈環有錢。 賈環回京那些個遺產先不說,賈政和王夫人的喪葬費全由他帶著,眼下還留著沒花完呢。 說話間,馬車已經是停在榮國公府老宅前。 賈環往外張望一眼,道:“這事還是不著急。你也知道,我家只算半個江南人,多是在都中住著,買幾畝地收租總比在外頭奔走做生意強。” 這話是有些拒絕的意思了。 賈環說完,下車去了。 王仁沒拉扯住人,只好暫時作罷,引車迴轉去另想主意。 賈環早就和林之孝商量了住處,往榮國公府老宅西邊角門進來,尋到自個住處落定。 他好不容易守了三年的孝,在石頭城要忙的事情也多。 頭一件,就是要把生母趙姨娘給接回都中去。 一來好幫襯著和大嫂子爭家產,不然比對面老是矮一頭,二則也好藉著老孃的名,和樂善王府勤走動些。 這事應該好辦。 畢竟兩房都分開過好些年了,還關著他娘算什麼事? 翌日一早,賈環咬牙給林之孝那邊送了二百兩銀子。 嫡母雖然是王夫人,但去也去世了,守孝也一起守了。 就算當年是賈母吩咐把趙姨娘關到金陵來的,如今賈家各房人也不好多說些什麼。 由此花了幾日時間,賈環和林之孝商量妥了趙姨娘的事。 隨後不及心中稍安穩些,王仁又尋上門來了。 賈環無奈,只好借了地方招待。 一處剛升溫的暖閣裡。 王仁嘖聲道:“當年環三爺也是榮府的主子,怎麼如今在這邊倒成使錢住客棧的活計?還不如往我那邊去住著,不過收你些柴火茶水錢就罷了。” 賈環早非少年時,頷下蓄著短鬚,對這話不為所動,只面上嘆道:“到底是分了家,不必以前。” 王仁擺手落了座,問道:“前些天那事,怎麼樣?” 賈環道:“這事,或許——” 不待賈環拒絕,王仁便打斷道:“這可不是要膽小的,你不曉得,歷來這種官府變動,就是要叫人大發橫財的時候!” 賈環頓時啞然。 王仁接著道:“你好好想想,前朝時每年不過收個兩三千萬兩銀子的稅,本朝卻翻了個倍。還不是因為那些個東洋、西洋、南洋的銀子都跑到我們這邊來了?咱們往外最多買些個自走鍾等小玩意,卻整船整船的絲綢、茶葉、陶器往外賣。這還是洋夷不許登岸的時候,如今許他們上岸了,撿個瓦片都當寶,這錢叫別家賺去了,還不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