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灼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四章,冷暮七月,暮灼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靳北,冷煬是徹底放棄了,從他登基之日起,靳北就沒有消停過,現在還出現了殺欽差的不軌之事,冷煬是再也不能容忍。
李相聽出皇上話中的殺意,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皇上三思啊,徵西大將軍與唐暮剛剛對陣,望皇上從輕處置,也算為濰城之戰祈福。”
天子一怒,血流成河,若是皇上要嚴懲靳北,靳北哪會任人宰割,勢必又是腥風血雨的叛亂,濰城防守本就艱難,若是再添了靳北,靳國就真的亂了。
兵部侍郎想要往上爬,怎能容忍他的升官之路上出現攔路石,看擋他路的人是李相,心裡有幾分忐忑,但是注意皇上眼中的不耐後,他心中狂喜,暗想這不就是天助我也。
兵部侍郎梗著脖子面紅耳赤的辯駁:“李相,微臣人微言輕,卻懂得皇上的威嚴至高無上不容侵犯,而靳北是觸犯天威,本就該重懲以儆效尤,不然靳北人人都以那些亂民為樣,那靳北究竟是靳國靳北,還是就是靳北呢?”
聽著兵部侍郎的質問和挑撥,李相氣得胸膛起伏不定,看見高位上那一位讚賞的目光,李相悲從中來,那一個目光將他所有的精氣神兒抽去,瞬間成了垂垂老矣的人。
“皇上,老臣身為丞相已經十餘載,自從皇上登基到現在,說不上鞠躬盡瘁,也算是盡職盡責。突然回首,老臣歷經三朝卻從未過過屬於自己的日子,從今日來看,皇上已經不需要老臣了,老臣在此請辭,望皇上恩准,老臣也好回家陪陪老妻,含飴弄孫頤養天年。”李相摘下烏紗帽,花白的頭髮整整齊齊的梳起,目光裡再也沒有了曾經閃爍的光芒。
朝臣看著李相請辭,心中說不出的酸楚滋味,身為丞相,李相多年始終如一,哪怕身居高位,對下屬官員依舊是嚴厲中帶著親和,如今李相都選擇了離開朝堂,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誰也想不到李相會突然請辭,肅寧侯看著眼中無神的老友,想起老友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若是對皇上死心失望,若是對朝政不在期盼,還不如回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今日的請辭,應該就是老友心底最後的期望已經破滅了吧。誰能想到一個三朝老臣,最後會落得一個如此境地。
想到皇上越發的偏執荒唐,肅寧侯更加的不知自己又該怎樣的選擇一條路,他是武將,心裡清楚濰城是怎樣的局勢。雖說是易守難攻,但是國庫真的能支撐濰城一直以防守為主耗下去嗎?更何況還有一直在南邊羅州蹦噠的叛軍,想到這些,肅寧侯更加覺得老友的選擇是明智之舉。
兵部侍郎眼底劃過陰霾,一副敬重的神色說:“李相,您可是皇上倚重的丞相啊,文仲最敬佩的人就是您,當初文仲參加科舉的動力就是李相您,哪怕是為了皇上,為了靳國,今日文仲的話卻有不敬之處,請李相看在文仲一腔忠君愛國之意,不要與文仲計較。”
廖文仲是寒門子弟,當初為也的確以同時寒門子弟的李相為榜樣,只是入了官途,漸漸的迷失初心,在官場浮沉二十載,才堪堪三品兵部侍郎,和李相坐火箭般的升遷速度,他只能算得上是騎的小毛驢兒。
罕都遍地是權貴,一個小小兵部侍郎,連那些權貴的看門狗都比不上,受盡了人情冷暖後,心態漸漸的發生了變化,對李相早就已經不是崇拜,而是嫉妒和恨。
可是他只看見了李相的地位和升遷速度,沒有看見李相曾經的拼命和遇到的開明、慧眼識珠的皇帝。
看著李相垂老的模樣,勾起冷煬心底的往事,當初是李相據理力爭、以死相逼,皇祖母才漸漸的放手朝政,才有了自己的親政,想到這些,冷煬看向李相的眼神也柔和了不少。
可是廖文仲的話一出,冷煬臉色突然變得難看,看向李相的目光就不在那麼的和善,反而過了兩分猜疑和怒意。
在冷煬的人心裡,李相辭官就是為了逼迫自己,既然如此,那自己就成全他李思域的頤養天年的想法,他是皇帝,整個靳國的主宰,沒了李相,還有唐相,吳相,有的是人對那個位置趨之若鶩。
看著一臉崇敬之意的廖文仲,兵部尚書心裡陡然明白他使的是什麼手段,想不到自己的兵部藏了一個這般奸詐的小人,今日直諫的人若是自己,他恐怕會更加的肆無忌憚吧,畢竟沒了兵部尚書,他那一個侍郎不是能更進一步嗎?
“好得很,這就是朕的肱骨之臣,到頭來卻以烏紗帽對朕緊緊相逼,李相,你這個丞相做得可真是好啊!”想到自己身為帝王竟被臣子威脅,心底那點兒對李相僅存的看重消失殆盡。
歷經三朝的李相,看著皇帝散發的震懾,跪在地上依舊直挺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