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章 竹林七賢與培風,偽裝成隱士高人,清蟬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陽城郭,雲臺山上。

培風揹著藥簍,魚玄機抱著小白大人,坐在鹿車上的劉伶在前方指路,一路往山行。

風景秀麗的百家巖,北山別院附近,蒼翠竹林一片片,風聲過處,嘩啦作響。

這裡就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隱居的地方!

“七賢之首”的嵇康娶了曹操的孫女,作為曹魏王室的孫女婿,曾官拜中散大夫,是真正的名門望族,可不是都市裡慕容家等名不準言不順的現代世家所能比擬的。

培風剛到竹林附近時,就聽到一陣陣悠揚琴聲和琵琶聲從竹林裡間傳來,清嘯聲不絕於耳。

“看來諸賢兄弟正酣飲,我們來的正當時!”

劉伶微微一笑,邊向培風介紹雲臺美景和隱士賢者……

此時,竹林內,呈現培風眼前的彷彿是一方動態的古風隱士畫卷。

以嵇康為首的“魏晉風骨”的隱士高人,現正在竹林裡酣飲高歌、縱論天下、談玄說虛。

一個豁達豪情的中年男子衣帶當風,獨佔C位。此時他正在撫琴,微微揚頭舉眉,有“手揮五絃,目送歸鴻”的神情,給人一種旁若無人之感。

培風閒暇時已經養成了看史書的好習慣。據文獻記載,嵇康“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嵇康作為“七賢”之首,是一個豁達而有文采的人物。

撫琴的嵇康右側,是“嗜酒能嘯”的阮籍,劉伶邊走邊向培風介紹道,阮籍是一個不拘小節“猖狂”的人,尤其喜好長嘯。

就像現在他正把手指放在嘴裡,側身用口作長嘯之狀,很顯然一幅囁嚅忘形的樣子。竹林隱士中,有“嵇琴阮嘯”之說。

阮籍身邊撥弄琵琶的正是阮咸,是他的親侄子,也是竹林隱士之一。阮咸通音律,尤其擅長彈琵琶,此時阮咸挽袖撥阮,正完全沉浸在音樂的竹林中。

不過阮咸抱著的琵琶著實有些古怪,下面琵琶的“肚子”比較圓潤,脖頸比較長。

劉伶介紹說小阮此刻正在彈的樂器為月琴,是他自己親手改造的。

此刻,阮咸彈出的曲調抑揚頓挫,倒是和嵇康的琴曲應和著,很有韻律。

還有嵇康左側的“長者”山濤,他作為竹林七賢文會的提倡和組織者,年歲相對較長。

此時,山濤正飲酒,手執一酒碗,看起來也是一個嗜酒如命的翩翩文士;

不過劉伶自豪說道,山濤兄長“飲酒至八斗方醉”,但他很有原則最多隻喝八斗,多一分都不沾。

竹林中,還有一個握著簡牘、閉目倚樹的男人,名為向秀,是個真正的道學家,面樹只是在對玄理進行深思,解疑答惑。

向秀手中的簡牘已經半散開,可見日常摸索的比較長,此年代“洛陽紙貴”還在醞釀,竹簡、紙張、絲帛並存於世。

竹簡算是公文書籍正統的書寫載具,先前酒館裡培風上紙研磨《酒德頌》都算是比較奢侈的。

“雅好老莊之學,莊周著內外數十篇……秀乃為之隱解,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這是劉伶對賢弟向秀的介紹。

最後一個竹林隱士中年齡最小的是王戎,在七賢中最為人直率,不修威儀。此時他正手舞如意,並配以錢箱、赤腿,姿態懶散悠閒,自得其樂。

其他人培風只是耳熟,不過培風倒知道王戎的“神童大名”,他雖小小年紀與其他六位算是忘年交,但應該算是竹林七賢中最“俗不可耐”的墮落隱士,一個“賣梨去掉核”的吝嗇鬼。

培風知道,魏晉門閥中最出名的莫過王謝,王戎就是王家人。這王戎打小聰明,有個兒童故事說小朋友們都搶路邊的李子,只有一個人不去。

別人問他,他說,路邊的李子如果不是酸澀的,早就被人搶光了,一試果然。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說的就是王戎!

不過拋開其他野史論壇,培風對劉伶在內的竹林賢者還是敬仰有加、點頭讚歎,果然眾人皆有隱士高人的大家風範,是真名士自風流!

就看他這個外來者能否經過考驗完成系統任務,融入這個除故去的“正始之音”外,當今天下最負盛名的魏晉天團了。

“諸賢兄弟,在下來也,特為大家介紹一個至情至性的吾輩中人!”

劉伶被僕人推車鹿車,手持耳杯斟酒,先前的“醉生夢死”還有後勁,一副醉意朦朧之態。

此時,以嵇康為首的竹林隱士都很側目,他們都知道劉伶的性情。

他對待不熟的人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花間神魔

北方刷刷

媽咪,不理總裁爹地

男孩不逛街

一紙夫妻

冰點沸點

屍路通天

朝令夕改

大宋開發商

先生王六

(dn同人)龍崎摘新月

無邊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