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三字經,高人範!,偽裝成隱士高人,清蟬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把第一個‘上’送給現在的你們,願你們不要蹉跎歲月,天天向上,我就是很好的例子!”

培風繼續發言,現在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

“我送在座諸位第二個字是‘止’!比第一個字‘上’左側多一豎。《周易乾》:‘上九,亢龍有悔。’意為龍飛到了過高的地方,必將會後悔。在最高亢、最極端的地方再無上進的位置,這時候就要開始思考退路,否則就要遭到禍患。告誡我們未來若居高位要戒驕!”

身著道袍的培風在周圍一眾學位服的包圍下,完全像個不折不扣的另類。但他偽裝起的隱士高人,依舊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當然培氏雞湯還是要熬的,否則對不起剛被自己煽動“仇恨”的莘莘學子們。其實也是培風穿越時空得出來的經驗,在這臺上當著萬餘名優秀師生裝裝『逼』也好。

甚至有種“當初你們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讓你們高攀不起”的惡趣味。

“人生要有向“上”的勇氣,卻也要有“止”的心態與智慧。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而有些卑微,他們不會認為自己天下第一,從不趾高氣昂。曾有文學大家說過,內心有一點自卑的人,反而能走得更遠。因為他們懂得適可而‘止’!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就是這個道理。止,也是一種智慧!”

培風話音剛落,臺下眾人齊齊點頭,連老校長祝老也不例外。

一些外來特邀嘉賓已經身居高位,但對“培風”聽其言、觀其行,已經知道他這個三教廟的“隱士高人”並不是浪得虛名。

怪不得不少商界名流等爭相著往秦嶺深處的三教廟求取致富“真經”,不少達官顯貴想求培風算命轉運……這說出話的話真有高人水準!

“范蠡助越往勾踐復國,事後頂峰時,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後,主動裁撤湘軍,這兩人都得以善終。急流勇退,才是大魄力和大智慧。大家可能剛畢業,人生才邁步一步體會不到,其實我這第二個字不是對你們說的,而是送給未來的你們。想必臺下第一排功成名就的人員就肯定深有體會。”

此時,老校長祝老站起來帶頭鼓掌,頓時掌聲從原先的零零散散變成嘩啦啦響聲一片,培風算是得到了師生認可,臺上臺下的關係再沒有先前的“劍拔弩張”。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止’,比‘上’只多一筆,卻是真正的智慧。人生在世,有進也要有退。退一步,海闊天空,並不是失去所有,而是獲得新生!”

培風把這句話說完,裝作“溫良恭謹”的真誠模樣,臺下頓時掀起排天倒海的鼓掌聲。

假如說原先這些畢業生對培風不認可,甚至惡言以對時,那只是基於先入為主把培風當成了紈絝子弟的前提。

現在有了老校長及特邀嘉賓的帶頭認可,再回憶起培風這三個月的“先進事蹟”,頓時師生都被他的偽裝出的“真誠”所打動。

有時候,象牙塔裡的學生就是如此的單純而善良。

也怪培風裝的如此“良善”,畢竟他是以自身為例現身說法,由不得人不信服。

“大家都知道易經為百經之首,這個字同樣出自《易經》,我最近在山上讀書感慨良多,最後一個‘正’字我送送給諸位。《周易》講道:鼎,君子以正位凝命。正位凝命,指的是擺正位置,凝聚力量,完成自身使命。無論是‘上’還是‘止’,都要上面加上一橫,這就是‘正’,做人要方方正正,這是生而為人的底線!”

培風這一個正字一出,似乎他周圍『蕩』漾著一身浩然正氣,只有幕後等待的夏大小姐嗤之以鼻,培風這個騙子又開始“忽悠”了,這是他的天賦,現在從山上下來後,言之有物,天賦更出眾了!

“孟子說:不慮而知,良知也。‘正’之一字,要求我們無論畢業後變成什麼樣子,都不要成為現在的自己最討厭的人。即使身處汙穢陰暗的淤泥裡,不要求你全部出淤泥而不染,但人的良知不能丟,堅守內心,這樣才能坦坦『蕩』『蕩』,問心無愧!否則即使錦衣玉食,成為富貴大人,內心也會惶恐不安,餘生煎熬。”

培風把這“三字經”說完,往臺下鞠了一躬,這次不單單師生,老校長祝老立即激動的站起來了,忍不住拿起桌上的話筒也開始發言,即使按照典禮流程還沒有輪到他總結致辭。

“培風‘上、止、正’這三字經堪稱‘金玉良言’,易經百經之首,學問之道,培風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我還要告訴同學們一句,他上臺是我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商界大亨

方片2

招惹多金壞痞

千頃寒

網遊之聖騎威武

閒來一看

重生暖婚:隱婚老公,寵翻天

喬木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