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章 大明帝國野心家,偽裝成隱士高人,清蟬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杏花樓書房。
寧王朱宸濠有些喝醉了,其實是被滔天的野心衝昏了頭腦。
這個大明野心家在正德五年,也就是五年前安化王在關中起兵謀反的時候就嗅到了苗頭。
這事雖然被朝廷很快鎮壓,但寧王毫無畏懼地看到了造反的希望。
寧王一脈傳到他歷經四代,積累的怨氣讓他覺得暴動可行、暴動有戲,他感覺自己離皇位越來越近了。
寧王朱宸濠謀反可謂是蓄謀已久,早在八年前的正德二年,他就先後賄賂宦官劉瑾等人,康復了撤裁已久的王府護衛,劉瑾被殺後,朝廷取消了王府護衛。
但寧王並沒有放棄,“輦白金鉅萬,遍賂朝貴”在兵部尚書陸完、伶人臧賢及倖臣錢寧等人的幫忙下,於去年正德九年再次康復護衛。
要知道,藩王府權力很大,明初每個王府下面設三護衛,一個護衛就是一個衛的兵力,按一個衛(下設所,合稱衛所)滿員五千六百名官兵來算。
寧王只恢復一衛的兵力,兵力遠遠不夠,然後他開始蓄養亡命之徒,隨意殺戮、幽禁朝廷的中心官員,虜掠商賈,搶奪官民田產,與民爭利。
由於“朝廷失德”,使得寧王在南方擁有較高聲望,而且非常捨得花錢的寧王,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地方尤其是江西這個大本營,都有許多“擁躉”。
寧王的舉動越來也張揚,甚至在王府稱自己為君主,並代替皇帝發號施令。
“仙師安好,王妃這杏花樓的藏書如何?”
寧王見到培風也在一旁觀望,喝醉的臉龐更紅潤了。
他還準備讓培風這個仙師幕僚幫他選好日子祭天,那可是出師的大事。
培風脫口誇讚說:“向聞王妃博學多才,陶情詩畫,乃是江西第一才女。果然連帶這藏書樓也名不虛傳!”
寧王見培風誇獎婁妃,哈哈大笑道:“仙師有所不知,本王府門前的‘屏翰’二字,還是婁妃用自己的頭髮蘸墨寫就的呢!”
婁妃見寧王誇口,不緊不慢道:“王爺,唐相公書畫兩絕,仙師又奉天承運,妾身只是班門弄斧!”
其實,她用頭髮醮墨寫“屏翰”二字,並請最好的工匠將字刻在精選的兩塊色質上佳的青石上送給朱宸濠,
是在規勸寧王。寧王應該能看得出這二字的深意,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屏翰”語出《詩經?大雅》:大宗為翰,大邦為屏,意為國之重臣,理當做帝王的忠心輔佐。
婁妃是規勸他做好藩王,不要有非分之想。
可惜,寧王這個一心造反的野心家根本不聽,不過他聽到“奉天承運”興奮不已,急切地問起唐伯虎《十美圖》的完成時間。
“尚需一月時間,開春即可完工,剛才我們切磋書畫技藝,仙師給微臣提點頗多,王爺請恩准仙師為我助力畫好《十美圖》,必定事半功倍。”
唐伯虎見一旁的培風悄悄伸出一根手指,頓時心領神會。
寧王雖然急迫但是也直到想要上乘的佳作《十美圖》,但也知非一日之功,不可操之過急。
尤其是聽到唐伯虎這江南才子第一次自稱微臣,頓時心花怒放,點頭應允。
“好,往後唐相公就住在這杏花樓,一切由王妃安排,仙師自由出入王府和杏花樓,任何人不得阻攔。”
寧王高興地捋了捋鬍鬚,隨後見此間事了,發出邀請,被眾人眾星拱月般地走出去。
“出去試燈!”
讓唐伯虎吃住在杏花樓,培風聽完寧王的話,感覺他頭頂的顏色更重了。
不過唐伯虎、培風以及婁妃這個“三人組”今夜組隊完畢,伺機逃離。
今天雖只是十四試燈,但明天元宵節的熱鬧氛圍已起,燈火璀璨。
就這樣,培風到來的第一個夜晚就這樣安穩地過去了。
第二天,正月十五上元節。
白天一晃而過,晚上培風才算真正見識到了大明王朝元宵節的盛況。
明朝程朱理學嚴苛,一般婦人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唯有上元節前後是例外。上元節日歡騰遊樂,千門萬戶,狹巷通衢,住號行者,老幼男婦,計以千外。
街市上童子挑著各種寓意吉祥的彩燈,燃放煙花;走街串巷的貨郎車上擺滿了孩子們喜愛的各種玩具和零食,惹得孩童們手舉銅錢不斷前來購買。
街上化裝演出和各式雜耍,演出隊伍裡,有的扮作扛著毛筆的道士,有的扮作光頭凸肚的彌勒佛,還有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