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章 轉折點,戰國大司馬,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他一聲令下,雒水東岸的魏軍朝著舟筏的秦軍士卒射出一**的箭矢。
不得不說,在這種夜裡,手持火把、立在舟筏上的秦軍士卒,簡直就是最佳的箭靶,一時間,河中的舟筏上,便響起了眾多秦兵中箭時的哀嚎。
『……僅憑一些舟筏就想輕易突破我軍的防線?哼,太小瞧我河內一帶的兵卒了吧?』
唐直暗自冷笑著。
按地理區分,魏國的軍隊可分為「河東軍」、「河內軍」、「河南軍」這三大個軍系,“河東”即西起大河(黃河),東至太行山;河內則指被大河、太行山、衛河所包圍的這片領土;至於河南,則指魏軍在大河以南的全部土地。
這三支軍系,曾經皆有其各自的對手:河東軍主要防備秦國,河內軍主要防備趙國,而河南軍,則主要針對楚國、宋國,甚至一度就連韓國亦包含其中。
曾幾何時,魏國以河南軍系最強,似吳起、龐涓等歷代魏國名將,統領的皆是河南軍,但很可惜,自從馬陵道一役後,魏國的河南軍系幾乎全軍覆沒,雖說魏國後來亦立刻又組建了新的軍隊,但不能否認,新建的軍隊相比較當年全部都是魏武卒的河南軍系,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再加上楚國被秦國打地節節敗退,宋國亦逐漸與魏國改善關係,因此逐漸地,魏國的河南軍系便漸漸不受重視,取而代之的,則是河東軍與河內軍,畢竟相比較楚國與宋國,現如今秦國與趙國才是魏國最大的威脅。
這也正是河東軍與河內軍這兩支軍系,至今仍保留有數量可觀的魏武卒的原因。
而這兩支軍系,當前分別由公孫喜與翟章二人執掌,也是魏國目前實力最強的兩支軍系。
“噗噗噗——”
“嗖嗖——”
兩岸的弓弩對射,絲毫未見衰弱,唐直麾下的魏卒固然受到了不小的損失,但反觀那些乘坐舟筏試圖強攻到東岸的秦卒們,亦紛紛中箭墜入河中。
但奇怪的是,縱使是已沒有人的舟筏,卻不知何故依舊筆直地朝著東岸而來。
『唔?』
唐直見此一愣,隨手奪過身邊近衛的一支火把,將其丟向河中的舟筏。
藉助那支火把落入河中前的些許光亮,他依稀看到有不少秦軍士卒竟然用手攀著舟筏,試圖以這種方式給魏軍一個措手不及。
“嚯!”
唐直輕哼一聲,正準備下令弓弩手朝著舟筏射箭,但在仔細一想後,他還是放棄了。
原因在於那些秦兵以舟筏作為掩體,縱使命令弓弩手朝他們射箭,想來大多數箭矢也會落在舟筏上,未必能對這些秦兵造成多麼大的損傷,與其如此,不如叫弓弩手們繼續壓制河對岸的秦軍弓弩手,至於那些試圖矇混過關的秦兵,就讓他們見識見識河內一帶魏武卒的實力。
想到這裡,唐直大聲喊道:“有敵卒藏身於舟筏之下,弓弩手繼續壓制對岸敵卒,步卒上前,隨我抵擋敵軍!”
說罷,他鏘地一聲抽出了腰間的佩劍。
而此時,那一隻只舟筏已在東岸靠岸,正如唐直所預料的那般,一名名手持兵器的秦卒從舟筏下爬上岸來,朝著魏軍發動了突襲。
“殺——!”
只見唐直將利劍指向前方,一聲令下,他身後兩千餘名魏卒手持長戈一擁而上,與登岸的秦卒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不可否認,秦兵的實力普遍較強,但相比較魏武卒還是遜色不少,其中最主要的是體現在軍備與體力方面。
秦國計程車卒,論裝備絕非中原最差,但魏武卒的軍備,雖然也未見得是中原最頂尖——最頂尖的裝備是韓**隊——但絕對是中原最齊全的,並且,一名合格的魏武卒,需要掌握如何使用長戈、利劍、弩具,分別對應不同裝備與勢力的敵軍士卒。
比如此刻的廝殺,唐直麾下的魏武卒們先是用長戈阻擋敵軍,若手中兵器不慎被對方擊落,或者在刺入敵軍士卒身體時來不及抽回,就立刻自主放棄長戈,拔劍殺敵,在兩個殺敵模式間的切換速度極快,不愧是至今仍可壓制趙**隊的河內魏軍。
短短僅一刻辰工夫,秦軍試圖突破河岸的強攻就遭到了唐直麾下軍隊的遏制,雖然那些秦國士卒仍努力地想要衝擊魏軍的防線,但始終無法突破,哪怕隨著這場戰事的打響,雙方的戰線越拉越長,已經擴散到了約兩裡地左右。
“該死的!”
見此,指揮這支秦軍的秦軍前主帥向壽,在河岸西岸暗罵了一句。
兩日前,白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