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章 初會,戰國大司馬,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國作為三晉之一,也絕沒有世人所誤以為的那般弱小。

不可否認,相比較魏、趙兩國,同為三晉之一的韓國,除了有過一段韓昭侯時期的短暫中興外,其餘時候默默無聲,始終扮演著一個被秦、魏兩國欺負的角色,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樣一個弱小的國家,為何又有「天下強兵(劍)勁弩皆出自韓」的美譽呢?

這樣一想其實就明白了,事實上韓國並不弱,甚至可以說,由於它被夾在秦、魏、趙、楚四個強大的國家之間,非但沒有向外擴張的機會,反而時刻受到秦、魏、楚等國的威脅,這使得韓國的軍隊制物發展地極為快速,且歷代的韓國君主就算再平庸,也不會終止在鍛造工藝方面的提升,因為這是韓國唯一能夠在這個亂世苟存下來的保障。

正因為如此,韓**隊的兵器與弓弩,事實上是整個中原工藝技術最高超的,就拿弩具來說,射程更遠、準度更高、威力更大,縱使是秦**隊面對韓**隊的弩具,亦是無可奈何。

這一點,已經在前一陣子秦軍試探性進攻韓軍的戰鬥中得到驗證。

當時仍是向壽擔任秦軍主帥,他試探性地對韓將暴鳶麾下的軍隊展開了進攻,幾乎那十萬韓軍只是放了幾撥弩矢,就令秦軍損失慘重,逼得向壽不得不放棄那次的試探。

這也難怪,畢竟暴鳶麾下的軍隊,乃是韓國目前已屈指可數的精銳。

當然,事實上無論是秦王嬴稷,亦或是宣太后、穰侯魏冉,他們都沒想過一口氣吞併韓國,秦國曆來對付魏韓兩國的策略,就是步步逼近、徐徐蠶食,只有像齊王田地那種狂妄的傢伙,才會想著一口氣吞併一個小國。

而說到近兩年秦國對魏韓兩國的進攻,主要還是為了試探「魏韓同盟」的可靠程度,為日後徐徐蠶食兩國做準備。

事實上白起此前率軍攻打韓國的新城,這也只是秦國的一次嘗試,看看是否能攻陷這座要塞,畢竟這座新城是韓國為了抵擋秦國入侵而建造的邊境要塞,無論早晚,秦國遲早都要想辦法將其拔除。

可沒想到,白起一戰就打下了新城,這非但讓原本就器重他的穰侯魏冉再次肯定了他的才能,也讓秦國上下心生了趁勝進攻的念頭。

否則,假如韓國的新城並沒有被攻克,秦國的主要進兵方向,多半還是魏國的河東之地,畢竟相比較之下,河東更加殷富,並且是秦國進兵中原的必經之路——倘若能打下河東,秦國就能順勢威脅魏國的大梁,順便將韓國的「上黨(郡)」收入囊中,那也是一塊殷富之地。

可既然如今已攻陷了新城,秦國倒也並不介意嘗試看看能否攻佔韓國更多的土地。

但還是那句話,暴鳶麾下的十萬韓軍並不弱,更別說還有魏將公孫喜麾下的十八萬魏國援軍,這場仗白起想要重創魏韓兩軍,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對此,白起也有他自己的盤算。

次日,白起與向壽二人帶著數百名秦卒,乘坐戰車來到了伊水東岸的香山。

他們登上香山的山頂,居高臨下窺視著河對岸的敵軍營寨,根據旗號判斷,在伊水的西岸,伊闕山的南側,即駐紮著暴鳶麾下的十萬韓軍與東周的近萬軍隊——唔,東周的軍隊可以忽略不計。

在仔細觀望了一陣後,白起對向壽說道:“果然,魏軍沒有上前……”

“這就奇怪了。”

向壽聞言皺著眉頭說道:“據鞏城一帶的細作傳來的訊息,公孫喜應該已率領十八萬魏軍抵達了伊闕一帶……”

正說著,忽然有一隊秦卒來報,說是他們在香山的北側,遠遠看到了河對岸的魏軍營寨。

與向壽對視一眼,白起當即帶著士卒來到香山的北側,登高眺望河對岸。

果然如那些士卒所言,白起在伊闕山南側的平地上,依稀看到了一座廣袤的軍營,雖然兩地相隔甚遠,在那座軍營上方飄揚的旗幟白起看不真切,但隨便怎麼想也能猜到那必然是魏軍的軍營——除了是魏國的援軍,韓國根本無力再湊出一支那般數量的軍隊。

“嘿!”

見到這一幕,向壽輕笑著說道:“韓軍在伊闕山的南側,魏軍在伊闕山的北側……公孫喜這是想借機使韓軍與我秦軍彼此消耗麼?看來魏韓兩國的同盟,確實已不復當年那般牢固了……”

說到這裡,他又長長吐了口氣,搖搖頭說道:“可即便如此,這場仗亦不好打啊。……縱使公孫喜有意叫韓軍與我秦軍相互消耗,但他絕不會坐視韓軍被我軍重創,一旦戰況對韓軍不利,他勢必會立刻派遣援軍……到時候,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繼承帝位?

人間執念

乘龍御天

芝麻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