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章 伊闕之戰前夕,戰國大司馬,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統兵主將乃是「向壽」,只要你我兩方合力,合計三十萬軍隊,定能一舉擊潰秦軍,順勢進攻秦國。”在公孫喜的帥帳內,暴鳶對公孫喜介紹道。
“向壽啊……”
在得知秦軍的主帥乃是向壽後,公孫喜心中唯一的一絲擔憂頓時煙消雲散。
秦國不是沒有名將,比如樗裡疾、魏章、司馬錯等等,皆是哪怕公孫喜都為之忌憚的猛將。
樗裡疾即嬴疾,此人不用多說,于丹陽、藍田之戰中擊潰楚國的傾國之兵,隨後又立刻轉戰濮上,擊敗齊國名將田章,但是令中原諸國都感到驚恐,幸運的是,這位秦國名將早早便病故了。
至於魏章,那是張儀的“心腹之將”——秦國素來有朝內執政大臣推薦親信將領在外統兵的傳統,在張儀擔任秦國國相的期間,便是由魏章配合張儀的一切“遊說”行動,其中就屬魏國在這方面吃的虧最多:先由張儀出面遊說魏國,要求魏國臣服秦國。魏國不肯聽從,張儀立刻命令魏章出兵攻打魏國的城池,擊敗魏國,隨後張儀再次出面遊說魏國臣服。
不得不說,這是相當強勢的遊說方式,逼得當時的魏惠王亦不得不暫時屈服,罷黜了國相惠施,而任命張儀為魏相。【PS:正因為這個傳統,當張儀被驅逐的時候,魏章也被秦國驅逐。】
至於司馬錯,則是前些年秦國與楚國爭搶巴蜀之地時綻放光芒的秦國將領,當時司馬錯在巴蜀之地擊敗了楚國,繼而採取逐一擊破的方式,攻覆了巴、蜀、苴三個國家,助秦國一舉吞併巴蜀之地,在當地設立了「蜀郡」,佔領了這片土地肥沃的土地。
前年,司馬錯被調到東線,率軍攻佔了魏國的襄城。
倘若問公孫喜如今最忌憚的秦國將領是誰,那麼自然就是這個司馬錯。
至於向壽,在公孫喜看來倒只是一個馬馬虎虎的對手,不過是仗著其乃是秦國宣太后的孃家親戚才得以成為秦國的上將,帶兵打仗的本事確實稀疏地很,公孫喜絲毫不放在眼裡。
“秦軍居然是向壽統兵,而並非司馬錯?”
為了保險起見,公孫喜特地向暴鳶求證了一番。
彷彿是猜到了公孫喜的想法,暴鳶點點頭說道:“沒錯,此番秦軍的主帥確實的向壽,雖然不清楚是什麼原因,但確實並非司馬錯。”
“會不會……這是秦國的詭計?”公孫喜皺著眉頭問道。
“你是說,對外宣稱是向壽帶兵,實則卻是司馬錯麼?”暴鳶想了想,搖頭說道:“應該不會,據我所知,司馬錯的用兵方式非常猛,若此番秦軍主帥果真是司馬錯,他一定會趁貴軍尚未抵達時,對我軍採取猛攻,設法先擊潰我軍,然後再與貴軍決戰,然而迄今為止,秦軍只採取過一次像樣的進攻,這不像是司馬錯的用兵方式,應該是向壽無疑了……”
『原來如此!』
公孫喜恍然地點了點頭,心中暗暗偷樂。
他也沒想到秦國此番居然會棄司馬錯那等猛將不用,而任命向壽那種懦弱無能的人擔任主將。
當然,平心而論,秦將向壽並非如公孫喜所認為的那般不堪,但相比較樗裡疾、魏章、司馬錯,這個向壽確實是差距太大,不足以與以上三位秦國名將相提並論。
眼珠微微一轉,公孫喜笑著說道:“既是向壽帶兵,想必縱使僅憑韓軍,暴鳶軍將亦足以抵擋秦軍吧?”
聽聞此言,暴鳶微微色變,皺著眉頭問道:“犀武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犀武欲坐視我韓軍與秦軍廝殺?此番雖是我韓國向貴國求援,但犀武要明白,秦國素來有東進的野心,若我韓國被秦國擊潰,難道犀武以為魏國就能落得到好處?”
見暴鳶越說越激動,公孫喜連忙說道:“暴鳶軍將且莫激動。……魏韓兩國素來聯手抵抗秦國,此番貴國遭到秦軍進攻,大王特地命我帶十八萬魏軍前來援助……”
一聽說公孫喜此番帶來了十八萬魏軍,暴鳶面色稍霽。
畢竟此番秦國攻打韓國的軍隊,也不過十二萬到十五萬之間而已,魏國能一下子派來十八萬軍隊,這份情義確實沒的說。
見暴鳶面色稍霽,公孫喜這才接著說道:“但是這十八萬魏軍,優劣不齊,除十萬軍隊是我從河東調來的軍隊外,其餘八萬魏軍,乃是從鄴城、郾城等地調來的,再加上多日長途奔波,我軍中計程車卒們早已精疲力盡,需要一點時間整頓軍隊……不如這樣,先由貴軍與東周軍隊一同抵擋秦軍,消磨秦軍銳氣,待等時機成熟之際,我再率十八萬魏軍猛攻秦軍,一戰而勝,隨後你我合兵一處,共同進兵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