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偽”之辯,戰國大司馬,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亂』)的那位柳下惠的弟弟展蹠為主人公,借展蹠與孔子的對話而對孔子做出了一系列的抨擊,攻擊孔子與他的思想屬於“巧偽”,指責後者“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ps:記得大魏那本書作者也提過,儒家思想就是這樣:我知道農事很重要,但我不會去做,因為我是君子,是“士”,是上等人,而農事是下等人做的事。】
旋即,又抨擊孔子假借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國方略(即指周禮),控制天下的輿論,一心想用你的主張傳教後世子孫,穿著寬衣博帶的儒式服裝,說話與行動矯『揉』造作,用以『迷』『惑』天下的諸侯,一心想用這樣的辦法追求高官厚祿,要說大盜再沒有比你大的了天下為什麼不叫你作盜丘,反而竟稱我是盜蹠呢?
然後又諷刺孔子誇誇其談卻無任何功績,非但自己不能安身立命,就連弟子也沒有好的結局當時孔子兩次被逐出魯國,在衛國被人鏟削掉所有足跡,在齊國被『逼』得走投無路,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圍困,不能容身於天下;而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想要殺掉篡逆的衛君卻不能成功,而且自身還在衛國東門上被剁成了肉醬。【ps:說實話,孔子時期的儒家思想的確很空洞,通篇就是標榜仁義、推崇聖人,因此始終不被諸國接納,頂多當一塊金字招牌,孟子也是。直到後來,儒家借鑑道家、法家的思想,在治國方面總算也開始有了些成績。另外再提一句,作為儒家重要治國思想的內聖外王,它是莊子提出來的,載於《莊子》的《天下篇》,不過被儒家借鑑了,以至於後來儒家壯大後,有不少人以為這是儒家首創的思想。】
《盜蹠》這篇,是莊子借大盜展蹠的口,罵孔子、罵儒家罵地最狠的一篇,幾乎全盤否定了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
【ps:其實《莊子》雜篇中還有一篇《漁父》,藉故事中一位漁夫實際上是一位無名的隱士,或者是道家所推崇的那種聖人無名的道家聖人的口,較為客觀地批判了儒家。但作者仔細看了看,確實感覺不像是莊子所著,尤其是文中對孔子最後向那名漁父表示由衷尊敬的暗寫,以莊子的高傲,根本不屑於佔這個便宜,應該是道家後人偽託莊子寫的,所以作者就沒加進去。】
這四篇論著,《駢拇》約一千兩百字,分六冊竹簡;《馬蹄》約七百字,分四冊竹簡;《篋》約一千五百字,分八冊竹簡;《盜蹠》近四千字,分為二十二冊竹簡。
也就是說,莊子翻出來的逐漸,總共多達四十冊竹簡。
“夫子,您這是……”
將這四十冊竹簡通通搬到正屋後,蒙仲在莊子的示意下隨意拿起一冊翻了翻,卻正好翻到盜蹠指責孔子的那一部分,不由地心中一愣。
旋即,他又翻了翻其他的竹簡。
總而言之,在他讀誦了全部的書簡後,他發現這些竹簡上的論著,都是用來攻擊儒家思想的。
為何偏偏挑四部攻擊儒家思想的論著呢?
他不解地看向莊子。
而此時,莊子則在一塊竹牌上寫下幾個字:你如何看待?
如何看待?是指如何看待儒家思想麼?
蒙仲想了想,這才回憶起方才他與諸子辯論時,可能言語有些不當,涉及到了一部分儒家思想,因而惹得這位對儒家極有成見的道家聖賢心中不渝。
“夫子。”
蒙仲拱了拱手,說道:“我知道夫子對儒家頗有成見,但我認為,儒家未必沒有可取之處。”
“哼。”
莊子輕輕哼了一聲,嘴角微揚流『露』『露』出幾許蔑視,直到蒙仲睜大眼睛驚訝地瞅著他時,他這才立刻收起那幾分蔑笑,一無既往的面無表情。
原來莊夫子也會『露』出那樣的表情……
蒙仲暗自驚訝之餘,口中說道:“夫子指責儒家‘巧偽’,但我認為,‘巧偽’未必就不好。……曾經薛地有一人,『性』格懦弱怕事。某日,薛人帶著其子女外出,路遇有賊人搶掠一名商人,那名薛人便奮勇上前,幫助那名商人驅逐了賊人。
商人很感激,將薛人的事蹟到處傳揚,稱其為勇士。待這件事傳到薛人的鄉邑後,或有知情人感到很是驚訝,私底下詢問那名薛人道:你平日『性』情懦弱,何以這次如此勇敢?
薛人便回答道:當時我的子女皆在身旁,難道你要我承認他們的父親是一個懦弱的人麼?
……
事實上,這名薛人仍然懦弱,但因為子女在旁,他不得不假裝勇敢,但他偽勇的行為,卻幫助了那名商人,阻止了發生在天底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