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萬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三章 ‘謀劃’,無盡穿越世界,虎萬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往今來,山匪惡徒佔山為王,乃至於起事以爭天下的事情都有不少,可這些勢力即便一時得逞,成了席捲天下之勢,可到得最後卻往往都會以失敗而告終。
可以說,‘賊寇’一說,無論是什麼位面都不會被人瞧得上眼,這也是在不知道這位面是為水滸位面之前,即便是裘雲對此也沒有絲毫底氣的緣故。
畢竟這個身份實在有些太上不了檯面,若在順勢之時,或許還能顯得有些強大,但只要稍稍一敗,立即就如順風山倒,輕易就會被人所擊敗。
不過說起來,‘賊寇’之所以不能被人瞧得上眼,其本身依舊是要佔著極大的因素,畢竟其之所以最終往往都是要落敗,完全是因為其內部先自生亂,然後才讓外人有機可趁,最終一舉將殺敗。
而內部生亂這事情,對於任何賊寇而言,也可以說是始終都避免不了的事情,畢竟除了領頭之人腐化墮落之外,隨著勢力的擴大,最終自身給養供給不上,導致自身最終也免不得失敗一場。
若按著‘劇情’而言,未來的水泊梁山其實就是這麼一個結果,迅速增強的自身根本供應不上不斷增強的實力,最後周邊的供奉上來的給養到了一個極限之後,就只能向外進行掠奪,甚至最後強行攻打州縣城池,一方面是為消耗自家過剩的兵馬,同時也是藉此不斷有所收穫,以繼續維持山寨。
要知道,這位面當中,梁山一方可算作是‘主角’,有著大勢庇護,可以說內部上下相對安穩,外間又是得了不少的民心,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基本全都在手,可其最後也同樣是要臣服於朝廷,走上了‘招安’的路。
為何如此?
自然還是因為其到了最後,所收穫的物資已經無法真正供養其自身,若不向朝廷妥協,以求招安,等到內部物資耗盡,遲早內部生亂。
順帶一說,若此世依舊繼續如此按著‘劇情’所行,恐怕最後同樣免不了如此結局,甚至還會有更快妥協。
畢竟此世之中隨著各類力量體系的普及,許多人都有進行修煉,而要修煉,所產生的消耗可就要大上許多,那麼對於各類物資也就更為依靠。
當然,水泊梁山日後如何自然同裘雲無關,但如今自己既然準備以二龍山為起點,又不想這二龍山始終只侷限於這一地,裘雲自然就要早做謀劃。
“我們山寨的宗旨是為著天下窮苦之人謀一條出路,這就註定了我們不應當如同其他的匪人一般剝削貧苦大眾,那麼我們就應該另想他法,以有相應的收穫。其中‘劫富濟貧’是為一法,但此法可急不可久,若要有穩固的收益,卻還需要我們自身的努力,透過招募相應的人手耕作以得糧草供應,同時我們還可將二龍山四周的無主之地收攏,而後以低價租給鄉里以做耕種,有著我等庇護,即便離著村子遠些,想來也是有人願意以此而行。”
其實若可以的話,裘雲也想要如同諸多常法一般,直接藉助‘鹽鐵之利’一下就將自身給穩固下來,畢竟‘曬鹽煮鐵’在現實當中已經是十分尋常的方法,即便這裡沒有相應的條件,只要借鑑一二,立即就能有著不少的收穫。
但可惜的是,這位面雖然是由著歷史位面演變而來,但一些事情早已經有所改變,就如同最為常見的‘鹽鐵’,在這位面當中早就沒有了歷史上那等價值,所謂的粗鹽,其實也同現實世界的鹽價一般,其餘東西也多半如此,也不是隨便弄點玻璃之類的就可稱之為所謂的寶物。
簡單來說,所有可以憑藉‘技術’簡單謀利的方法,早在此之前就已經被國家進行投資並且到如今已經完全沒有更多的利益所圖。
畢竟自己等人的身份是‘賊寇’,而不是‘商人’,若藉此供應自身山寨那沒有什麼問題,但若專門衝著販賣謀利,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引來一張‘警告’。
這次位面之行可不是來‘玩’的。
所以即便裘雲有心也只能從‘基礎’做起,但好在,現實世界的大量‘投入’也不是沒有帶來的相應的增益,最少這世界在抵禦各類天災、人禍之上都有著不小的能力,尤其是在糧食的保障上更為如此。
雖少隨著現實世界大量的‘投入’之後,這方世界的農耕之事也有了極大的發展,畝產量也同樣遠大於原來的歷史,即便山上的田畝不多,但也足以有著相應的收穫,可以算作不無小補。
這對於裘雲來說就是最好的訊息,同樣,這話一出口,當即就迎來了幾人的讚賞,這樣的做法顯然深得他們的‘胃口’
“裘兄弟這事就交給我了。武力上我是比不得眾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