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7章 洪荒,玄黃方真劫,無色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看羅霄宗掃平妖禍,彷彿就此太平無事了,失魂瘟一日不徹底根治,世上便無寧日。
洞燭明燈被郭岱攜往黃泉,人世間便再無可以廣攝魂靈的法寶。雖說方真道上也有一些類似的法器,但比起妙用深廣,也斷然不如洞燭明燈。
慶幸的是,宮九素此前也曾掌握過洞燭明燈,對其中妙用的領悟未必在郭岱之下,便與重玄老祖一同,試著在人世間還原類似的妙用神通。
而重玄老祖認為,洞燭明燈其中蘊含玄理法度甚深,雖說以他們師徒二人煉製妙用相近的法寶不算太難,但世上失魂嬰兒數量眾多,且此禍根治非止一日,也不可能煉製得了這麼多接引神魂的法器。
於是重玄老祖在羅霄宗拘役科中找出一門名為“通幽渡亡方”的法術,結合羅霄宗接引正朔朝皇帝輪迴轉世的秘術,引渡新生亡魂降臨世間,託舍入失魂嬰。
但此法施展也不容易,需要溝通陰陽氣機,一般羅霄門人根本無法獨力施展。
幸好如今羅霄宗在玄黃洲各地散佈眾多鐵符鎮治塔,此塔勾連地氣,加上此前作為護世大陣的陣樞,也曾溝通陰陽、飽受淬鍊,正是作為設壇立靖的最佳之物。
更何況過去羅霄宗的許多分壇道場,本就是用來掩護鐵符鎮治塔。如今朝廷准許羅霄宗自行設立分壇道場,便正好重新恢復舊制。
羅霄宗經歷妖禍,門內弟子折損過半,但道生卻還有存留不少。羅霄宗能夠在這數十年間散而不滅,甚至如今重獲新生,其實也與這些道生關聯密切。
除了部分道生被傳授正傳道法之外,道生在四境之地一邊搜檢鐵符鎮治塔,一邊開設產業維持生計,同時暗中保持聯絡,在民間鄉野早就積累了不少人脈。
在亂世之中,鄉野村落自行組建團練民壯以保境安民,這是非常常見的,而其中羅霄宗道生便利用此舉作為掩護。在保證地方上不至於發生饑饉災荒的同時,也在積極發展勢力,真要論人數,甚至可能不比當年十萬道生少。
如今羅霄宗光復中境,迴歸玉皇頂本山道場,這些道生也陸續走上臺面,有他們的協助,玄黃洲各地分壇道場的建設幾乎是同時進行。羅霄宗只要派遣正傳門人去往各地,最後進行開光和幾項科儀便算成功。
以鐵符鎮治塔為基的分壇道場,本身既可以協助羅霄門人傳訊預警,也是進行接引生魂的唯一場合。除了部分安置在人跡罕至的險惡境域,大多數分壇道場其實離人煙居所並不遙遠。
以至於中境的分壇道場,也成為回遷百姓定居之地,以便於有什麼困難之事都先找羅霄宗門人,比姍姍來遲的各級府縣官吏還要管用。
其實也怪不得朝廷動作遲緩,因為如今中境、南境都需要重新設立府縣、劃定地界,而這兩地偏偏又歷經禍亂,凋敝殘破,慣了在東境魚米之鄉享樂之徒自然不肯前去。就算有些年輕士子,對經世濟民的實務學問也懂得不多,哪裡比得過起身於鄉野市井的羅霄宗道生?
特別是這些道生,對鄉野市井百業雜務各有了解,當各地百姓回遷中境之後,在道生們的指引下,開墾荒地、重整田園、修築屋舍、開挖水道等事,各有分工安排,一年內便幾乎做到了糧食自給自足,不必四境大量調撥。
羅霄宗道生當然不盡然是出身鄉野市井,過去其實也不乏名門望族的子弟,但不是殞身於妖禍戰場,便是後來舍了道生身份、各自逃生去了。
宮九素並沒有追究這些道生過去的作為,但也不准他們認歸宗門,更別指望會得授宗門道法。一開始也有些長老認為不必追究,可宮九素認為既然昔年尚且不能共患難,那麼如今眼下是更大的難關,也不必他們摻和攪亂。
雖然宮九素現在並不是羅霄宗掌門,可重玄老祖平日在玉皇頂閉關,參悟上乘誅邪之法,一應宗門事務都交託宮九素打理,她已儼然是總理門中事務的尊長了。
在宮九素的掌管下,羅霄宗除了在各地建設分壇道場、治癒失魂嬰外,尚有一件重大事項。
那便是重現打通穿過中境的兩條江河,因為中境妖禍不僅僅是戮害生靈,天外妖邪所過之處也是一片破敗。過去中境有兩條主要江河穿過,其中岸堤皆被妖邪破壞,導致大片洪泛、河川改道,甚至在中境形成大片斷斷續續的沼澤地。
這些沼澤若是善加打理,的確可以作為肥沃良田,可河川疏浚也是一件大難題,羅霄門人實在是沒幾個閒著的了。
宮九素乾脆找來逸弦君、青照子與顧瑾,四名長生高人直接以自身大法力開闢主幹河道。而邀請太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