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3章 無上之上,玄黃方真劫,無色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宮九素站在城頭上,向南遠遠望去,一片草長鶯飛、生機盎然,不少農人在田間地頭耕鋤。視野再往南,可見一左一右各有山包,其上還有兵卒民夫挖鑿渠系,引水灌溉。
在妖邪被誅除一空後,中境便得以光復,尤其是以皇都周圍一帶,重新開墾出大片田莊,城中百姓皆備調集起來,這樣的場面在過往可從未有過。
皇都近畿之地,在妖禍之前多是皇室圈佔的田莊行館,不可能有太多尋常百姓耕種。但眼下中境恢復尚需時日,靠著從東境調運糧食日用也非長久之計,皇都之中便有大臣提議讓城中百姓去墾殖城外荒地。
中境地勢平坦開闊,多得是耕地田埂。經歷妖禍之後,大地恢復生機,而且皇都歷來有貯存苗種的倉廩,將苗種分發下去後,很快就在城郊遍佈田園。
不過這一切對於高堂之上的達官貴人,都是不起眼的小事罷了。畢竟過往正朔朝治下億兆臣民,這皇都百萬人口雖是繁盛,較之天下不過冰山一角。
宮九素回頭仰望,巨如山嶽的躡雲飛槎凌空不墜,大片陰影投在皇都地面。從躡雲飛槎垂下數十條索,另有魚梭飛舟不時往來上下,都是為接引兩邊貴人。
躡雲飛槎上有著當今帝后二人,隨行的還有大量文武官員、太玄宮修士,幾乎是整個江都朝廷都帶來了。
然而相比起古今第一大城的皇都,躡雲飛槎就稍顯細小,好似一隻在豪門巨宅上空盤旋的麻雀。
經歷一場妖禍,皇都本身並未受到任何毀壞,但在宮九素這樣的高人眼中,規模氣象卻是大不如前了。
皇都之所以是皇都,乃萬民之心所向、諸般政令之所出,溝通四方、系往八極,一朝京畿重地,應是天下之縮影。
當年為正朔太祖規劃皇都之人,想必也是一位高明的方真修士,通熟天下氣機運數之所趨,以經天緯地之學,打造出這座凝鍊玄黃五方五位的雄城。
如果沒有妖禍亂世,郭岱手持洞燭明燈一觀皇都,所見氣運集聚,等若廣窺萬方,能一眼盡收玄黃正朔,甚至看出這一朝氣數所在。
氣運之說虛無縹緲,哪怕是方真修士亦難一窺全貌,即便是那些擅長觀雲望氣、善相精卜之人,也不敢輕易斷言一朝一代的興衰成敗。
但在宮九素眼中,氣運其實不是那麼玄乎難解的事物,只不過那是浩瀚無量的緣法與意念雜聚,且勾纏無算、明晦皆備,修為境界不足,根本看不透、望不盡。
不過其實還是有辦法推演這所謂氣運的,一朝一代、一邦一國,究其根本,無非是民戶田畝、物產貨殖、錢糧度支等等實在物事和合而成。
如果有本身能察知這人間一切數理衍變,便可窺得民心意向,從而明白氣運所依。
若將天下家國比作一人,知悉國中物數幾何、人產多寡,便如同修行之初內視返照,縱有病灶,亦可知從何下手,不至於盲目用藥。
而家國衰敗,往往便在於上不知下,因而政令不出宮禁,有如形神不諧、百骸衰病。
但治國理政終究非是獨私之修行,人生一身,不過咫尺,念起所至,無非手足。但天下之廣,縱有車馬舟楫,一應政令趨達任用,耗時費日,更難免中途禍國蠹蟲飽**華。
不過眼下倒出現了一絲轉變,無論是羅霄宗那遍佈玄黃洲的鐵符鎮治塔,還是虛靈在南境排布的無量妙音塔,以及通明鑑。都是便於傳遞訊息的器物,往來感應知悉,不過彈指功夫。
雖然未必能杜絕隱瞞偽作,但對於時勢格局,必是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這一點上,虛靈與文風侯倒有幾分相近之處,他們都是將天地世間視為一人,只不過虛靈所見只有萬千魂靈,而文風侯則將塵世萬物也囊括其中。
“文風侯,何必躲躲閃閃呢?這可不像你玄黃文聖的該有的作為。”宮九素背倚城垛,輕聲說道。
只見沒有士兵戍衛的城牆上,憑空出現幾點字墨幻光,隨即文風侯一步踏出,不知從何處挪移穿行而至。
宮九素看見這位高冠博帶、面容端正的文風侯,微笑道:“看來自皇都破封后短短時日內,文風侯修為又有精進了。”
天門開闔之後,長生高人證悟更上一層樓,以前被封於皇都中的正法七真如今也不例外,宮九素則看得一清二楚。
然而能夠看出自身修為提升,這便說明宮九素猶在文風侯之上。
文風侯一現身,手捧牙笏、目不斜視,畢竟宮九素荊釵布裙、背倚城垛的姿態,在這位老夫子眼中頗為不端,他乾脆一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