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5章 法寶,玄黃方真劫,無色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平君身為道陵君親傳弟子,對羅霄宗道法傳承的完善、宗門基業的開創,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難得的是,太平君為羅霄宗定下的這千秋之功。
其實自從道陵君飛昇後一去不回,太平君隱約就對這世間天地造化懷有疑慮,因此太平君在道陵君傳授道法根基上,創立“仙界、陽間、陰間”的三界論。
仙界自然是方真修士飛昇超脫之後的去處,可此等成就非凡人能證,唯有自覺超脫能悟,而羅霄宗所要做的,便是調理陰陽、扶正祛邪,在陽間煉就“天真清陽之氣”,讓方真正法遍傳陽間。
而陰間則不同了,亡魂去往的黃泉輪迴之所,在太平君身處時代幾無人能解,哪怕是方真修士,對死後去處也多無所知。最終太平君萌動了與郭岱如今一致的願心——親下黃泉。
太平君為此做足一切準備,他本人給繼任羅霄宗掌門的弟子留下心印,在自己親下黃泉後,對外宣稱太平君飛昇成仙。若此去黃泉之後,憑心印感應,尋覓不到轉世之身,說明太平君能夠滯留黃泉之中,繼任掌門來日亦要隨之親下黃泉,追隨尊長。
如此代代相續,繼任羅霄宗掌門者,都要擔下此責,無論是因意外遭劫身死,還是自行主動解化形骸,最後都要前往黃泉,追隨太平君打造陰間世界。
羅霄宗調攝陰陽的根本用意,其實也是面對滅世劫波的一種手段。和虛靈選擇眾生神魂聚合一身而遁逃不同,太平君認為大量凡俗生靈尚未得聞正法,而且羅霄宗掌門也沒有修煉《蛻化解形》這種邪法的可能,所以要將整個天地世間完全保下。
確切來說,是將流變聚合而成的天地萬物,從大夢之主那裡分割開來,成為一片真正周行不殆、獨立運化的天地世間!
太平君其實也是取法於金闕雲宮,只是他所圖甚大,光是玄黃洲五境之地,就是何等廣袤?此絕非區區幾名長生修士能可庇護。
而且陽間世界還僅是物性形質輪迴流轉,還需要有另外一股力量維持眾生神魂輪迴轉世。
與凡夫俗子寄望於鬼神不同,以太平君當年的修行與經歷,太清楚所謂鬼神到底為何類屬。黃泉輪迴本質上並無主宰,乃是因循造化玄理而運化,那麼身為長生修士、初窺玄理,太平君自己能否干涉黃泉輪迴呢?
太平君驚才絕豔,除了師尊道陵君所傳,自己修行證悟廣攝各家,他為了印證自身修為法力,能飛上兩萬多丈的高空而創出《元磁極光》,便可明白他的願心之堅與創見之廣。
但太平君也從未因此自恃高強,他很清楚,僅憑自己一人恐難干涉整個黃泉輪迴,所以他在繼承掌門之位時,留下秘傳心印,要求每一代羅霄宗掌門都要親下黃泉。
可這樁事情還是出現了意外,那便是遇著了另一位更加超卓不凡的傳人——重玄老祖。
要知道,太平君身處兩千年前,彼時玄黃洲甚至未有五境之分,絕大多數黎民百姓在中境一帶起居繁衍,僅有少數蠻族散居四方。那時候玄黃洲的風土人情也與後世不同,無論是凡人亦或修士,主要面對的還是各種魑魅魍魎、妖異精怪,以及反覆無常的水土氣候。
可等到了重玄老祖入門修行之時,器用物力遠勝以往,五境漸分,亦有王朝更迭,更別說各種方真宗門此起彼伏,羅霄宗門人面對的情況已是大為不同了。
比起打造陰間世界,重玄老祖更明白陽間世界的變化無常,先後有邪兵出世、北境血雲天、淨教橫行等禍殃,若羅霄宗不加以鼎革新制,調攝陰陽兩界的大計將難以推動。
所以並不是重玄老祖違背了自太平君以來傳下的秘傳心印,而是他的願心比此更為廣大堅定,直接壓過了秘傳心印。
但重玄老祖自己沒有親下黃泉,也不是就此無所作為,他除了讓自己之後的掌門也繼續依照秘傳心印入黃泉輪迴,還重新整理羅霄宗正傳道法,讓修煉有成的門人弟子,在死後亦可被陰間的尊長所感應。
至於這些羅霄門人,死後是為陰間尊長所接引,還是被送去再度輪迴,就要看具體各人情況了。
在此基礎上,重玄老祖雖然身處陽間,但對陰間世界的黃泉輪迴亦有高深領悟,這才有了後來與正朔太祖締約、接引歷代皇帝轉世之事。
至此,羅霄宗在陰間有歷代掌門與眾門人,在陽間有眾多道生,以及不斷被完善的護世大陣,調攝陰陽的大計,行將有成。
可是一場妖禍,讓這謀劃不得不受挫中斷,就連崇明君本人也親赴黃泉了。
“原來如此。”郭岱聽完太平君與其他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