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章 靜族舊事,玄黃方真劫,無色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靜安儀見郭岱這一驚一乍、前後兩幅模樣,半信半疑地說道:“你是說癸陰泉還在?”
宮九素倒是沒急著解釋,說道:“要是我將癸陰泉找到,能讓我進去一探嗎?”
“沒有問題,你能找到、也必須能安然進出才可算數,否則一個對靜族而言不存在的癸陰泉,又有何意義?”靜安儀心思通達。
白素芝小心謹慎地問道:“聽你方才提及靈樞匯聚,莫非癸陰泉如今化作一片秘境了?”
“我猜測應是如此,但這秘境另有玄妙。”宮九素詳細解釋起來——
所謂秘境,就是一種因天地間氣機匯聚異變的產物。如同人身經絡交匯間的樞穴,乃是內在氣機流轉的重要節點。行功施法之際,樞穴氣機運轉必有特異之處,部分樞穴所盈氣機可能會異常勃盛,若擅長感應他人經絡樞穴的修士,就有可能“透視”到氣機流轉,從而做出相應破壞或輔助舉動。
就像白素芝施展化轉生機、滋養爐鼎的法術時,就是讓經絡樞穴變得暢通,令氣機流轉不再滯礙,或者暫時控制傷患毒性擴散,讓腑臟五氣繞離病灶,以免加重傷勢。
同樣的事情放在天地間,靈氣滯礙固澀,往往生機變化也會相對沉寂脆弱,靈氣充沛匯聚,則風水俱妙、草木萌動。廣而言之,世間人煙匯聚之地,大多數其實都是靈氣充盈之地。雖然絕大多數人並無靈根天賦,但朦朧的身心感受還是存在的。
但天地靈氣並不是固守不變的,伴隨歲月變遷,甚至山川變動、滄海桑田的劇變,原本靈機蘊妙的寶地,也有可能變成貧瘠破敗,窮山惡水也可能會化作首善之區。
這裡面既有自然偉力牽動,也有人為經營原因。若不顧後世延續更迭,幾代人窮竭物力、搜刮物產,那再大再好的靈氣充盈之地也不夠耗損的。
而天地靈氣流轉變化,又是極為玄妙深廣的造化之功,非方真高人佈下幾個法陣就可招聚引動,徹底改變山川靈機。
對於方真修士而言,天地靈氣雖不能直接作為修煉之用,但卻是極佳的輔佐,要是運用得當,無論是煉丹煉器、施法感應、法陣禁制等等,皆可以用天地靈氣助益功成。
且方真修士大多要尋遠離人煙之地清修,無論是避人耳目、防止陰物窺察,還是省得發生什麼以外波及無辜,也需要法陣禁制庇護自保。如果不能善加運用天地靈氣,光憑修士自己施法為續,恐怕大半功夫都要耗在這上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聚靈陣對於方真修士而言,如同凡俗家中柴米油鹽一般不可或缺,且識者極多,已經成為一種顯傳之法。
但聚靈陣的變化卻並不是很多,畢竟法陣之道並非人人通曉,絕大多數修士所布聚靈陣,都是十分簡陋粗糙,甚至留下“法陣越大聚靈越多”的說法。
這個說法不能算錯,但一個囊括廣大地域的法陣,需要多少功夫維護、耗費靈材幾許?甚至法陣大到一定程度,其效用並不是對應增加,有可能大耗靈材與人力維護,都只有少許提升,乃至於入不敷出的程度。
更別說除卻人煙稠密城廓之外,世上靈氣充盈之地,自然是先到者先得,這也是方真修士漸漸開始聚眾、守地傳宗,成為後世今日的宗門傳承。
而從古至今,為了天成靈地而爆發的爭鬥從來不少,反過來又增強修士間門戶宗派之別,就此種種緣由而言,方真修士與凡夫俗子也差不了多少,各為所欲而爭罷了。
畢竟不是哪個門派都像羅霄宗,擁有金闕雲宮這麼一片洞天福地,更何況玉皇頂也是世間超凡拔塵的仙山靈地。
天地靈氣流變不息,其中一些匯聚變化尤為激烈之地,即便無人干擾,也會有異於常理的變化,而這就是秘境的由來。
總而言之,秘境對方真修士不盡然是好地方,自然偉力既可以向利益於世人的一方變化,也完全可以朝另一頭演變,甚至利到極處反生禍殃。
秘境本身的存在就是不穩定的,天地靈氣聚散流變,積數百載之功,說不定朝夕而散,恍若曇花一瞬。也許以方真修士的能力,可以令其穩定安然,可這需要極高深的修為法力。
就好比來往兩岸的一葉扁舟,水面上狂風駭浪終日不息,舟船隨時都會傾覆。而方真修士要揚帆掌舵、去往彼岸,稍有不慎便是船翻人亡的下場,更別說所見彼岸還有可能越來越遠。
所以單獨駕船破浪,是極為困難之舉。而且無風無浪舟楫不行,若要前往彼岸,風浪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按宮九素所說,並不是沒有取巧的手段。
流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