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霄河龍吟,玄黃方真劫,無色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岱聞言心下一動,問道:“巨鰲?當初江都一役,逆潮倒卷、淹沒陸地,一支艦隊隨逆潮巨浪進攻江都城,太玄宮上下戮力,才勉強將這支艦隊擋在北城之外。而艦隊中樞,便是這頭巨鰲?”
“不錯,這頭巨鰲被妖邪改造,武備充足。即便後來妖邪攻城受阻,霍道師增援來到,光是肅清內中邪修就花了將近一天。”澈聞真人說道:“這頭巨鰲最後還是由霍道師施展大法力移到海上,太玄宮再重新將其清掃整理。如今便作為鑑寶會的會場了。”
在巨鰲周圍,還有大大小小數十艘船隻,其中可見有不少太玄宮修士施法的靈光閃現,郭岱指著問道:“他們在做什麼?”
“哦,他們正在施法抽起海底的泥沙土石,圍繞巨鰲壘成小島。”澈聞真人說道:“鑑寶會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開完的,雖然巨鰲內中十分空曠,但外來客人成天悶在內中也不好。如果需要在外面演示法器妙用,船上受風浪顛簸也不方便,所以打算圍填島嶼,順便修築少許客舍。”
郭岱有些驚奇,說道:“太玄宮都已經能做到移山填海了?”
“哪裡有這麼誇張,郭道友說笑了。”澈聞真人連忙解釋道:“最近太玄宮得了幾份丹方,說是丹方,但其實煉成的摶泥湯並非用來服食煉化,而是便於泥沙土石混融粘合。有了這種摶泥湯,無論是興建屋舍樓宇、還是塑泥聚沙,都能省卻許多氣力。
至於移山填海,貧道此生僅見,就是霍道師將正頭巨鰲移離江都城外。即便太玄宮修士能夠聚沙成島,也根本不能與這種大法力相提並論啊。”
郭岱望向一同山嶽般雄峻的巨鰲,能夠將其拔地騰空,從江都城邊挪到海上,哪怕不到百里地,這等法力已經不是高深二字可以形容,至少郭岱自己就做不到,竭盡全力恐怕都搬不動。
霍天成的修為法力的確比郭岱要高,但兩人差距還沒大到雲泥之別的程度,想必霍天成是參悟到某種大道玄機,方能夠如此移山倒海。
於此相似的,還有一劍鎮壓江都護城大陣的攝提格,以及琴劍雙絕之威摧崩山峰的逸弦君。由此可見堪破先天迷識關後,修士元神感應深遠莫測,可以發動的法力與氣機也與破關前有所不同。
如果說方真修士元神大成之後,內外氣機自然接合,無所謂靈根天資,自身氣機火候愈加崇正深厚、元神感應越加深廣精微,自然法力就越強大。
但在突破先天迷識關後,元神修為功參造化,尤其是在與自身修行根基關聯的法術變化,已經不能單純看做是修士施法,而是類似某種大道玄機。
對大道玄機領悟越深,法力變化自然更廣更大。郭岱說不清霍天成修行根基,但也許滄海桑田之變、自然興替之功,正符合開天御歷符,觀照世道劫波的玄妙。
郭岱隱約對駐世長生的正法修行境界又有領悟,但他自己魔道修行乃是欺世長生,霍天成、攝提格能做到的,不代表他可以做到,至少兩者修行有根本之別。
小船緩緩靠近一座已經填築完畢的小島,澈聞真人收起小船,化為欖核模樣。郭岱說道:“一路航行,我還是沒看出真人法寶玄妙。”
澈聞真人說道:“其實貧道也沒搞太懂,師尊說這件法器是他年輕出海泛舟遊歷時,偶爾在波濤中拾取到的。”
“哦?還有此等機緣?莫非海上亦有仙家修行福地?”郭岱問道。
“這就非貧道所能知了。”澈聞真人說道:“龍騰海自古波濤洶湧不絕,船隻離岸百里便難以承受驚濤駭浪,再遠一些是何等景象,連我輩修士也難窺分毫。”
“難道太玄宮就沒想過利用躡雲飛槎一探龍騰海深處?”郭岱問道。
澈聞真人嘆道:“貧道當年參與打造躡雲飛槎,其中一個想法便是將來妖禍平定後,借躡雲飛槎遠渡重洋。如今得了這巨鰲,也許能更容易實現。”
“這巨鰲還能動嗎?”郭岱抬眼望向巨鰲,說道:“來到切近更加覺得水性精華之純粹濃郁,這巨鰲到底死了沒?”
澈聞真人答道:“貧道當初帶著一批太玄宮修士登上巨鰲時,也曾懷疑這龐然大物是否還活著。後來我們猜測,也許是妖邪在改造巨鰲時,將其生機與形骸凝鍊一體,但巨鰲的神魂心念確實已散。所以這頭巨鰲更像是活死之物,只不過太玄宮還未掌握如何操縱巨鰲。”
郭岱確實有這種感應,巨鰲從某種意義來說並沒有死透,有點類似於內丹被奪的妖物,形骸生機如被凝凍冰封。只不過這巨鰲原本生機實在強悍得可怕,哪怕是神魂心念散失、軀殼半殘,殘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